漫步翠堤雅径

□张如萍

2022年10月30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我家门前有条江,江的名字叫西枝江;西枝江沿岸有个公园,公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翠堤雅径。

选择在水岸城买房,就是被西枝江吸引,当时江边有一个新建的江堤,但是江堤和江的连接处,还是一片乱草滩,江水不够清澈,随着气温回升和雨季的到来,西枝江的水不仅浑浊,而且水浮莲等水生植物繁殖很快,从窗口俯瞰,像连片移动在水面上的绿色竹筏,让人产生一种水流随时会被堵塞的担忧。

欣喜的是,这样的担忧随着沿岸的治理改造烟消云散了。几年前,政府利用草滩地现状,结合新城发展规划,营造出一方安静清幽的生态景观环境,翠堤雅径公园应景而生。江边的住户,见证着公园从无到有,从点点新绿到几年后的花影绰绰,绿荫叠翠,随着公园逐渐蓬勃的,是江水越来越清,水浮莲不再光顾水面了。

公园给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沿着斜坡的楼梯就能走上公园,为了方便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出行,进出口处都有无障碍通道,便民服务真不是说说而已的。在休闲活动区,周边的绿植加上狭长的道路,显得格外安静和清幽;在运动健身区,分别有篮球场、羽毛球场,早晨和夜晚,打球的人很多,球场边的洗手间设计得也很别致,掩映在树阴里;挨着球场的就是儿童乐园了,沙池、滑梯、秋千,让童趣飞扬;公园还有处别样的设计,三个朝上打开的大伞架矗立在地上,搞不清楚具体用途,但是它的造型总会撞进游人随手拍照的镜头里。公园的正中间,是一片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中华孝道文化”的红色大字在绿树的衬托下亮眼而温暖,两个亭子的立柱上是新二十四孝故事: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打开父母的心结、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等,沿着亭子走下来,是两个约1.5米高的圆弧文化墙,由“传统二十四孝”的内容组成: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尝粪忧心等,都有详细的故事;一条小径的两边,是几个红色广告牌,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边四张宽大的长木椅,在上面或坐或躺,舒适度足以抵一张单人床,真是健身和养心有机结合,休闲和修为有效融合,这处文化景观该是翠堤雅径的一大特色。

漫步翠堤雅径,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渐渐形成了固定的规律:每日晚饭后,从家门口出来,走上江堤靠右行,到金山大桥接口处下坡左拐,沿着蜿蜒细长的小径前行至西枝江大桥接口处,上坡左拐,再步入一段江堤,整个路程来回3公里,一半在开阔的堤上行走,一半在幽静的小径里漫步,所有的劳累以及不快都被脚步甩在身后,这是一天中最安逸的时刻。

漫步翠堤雅径,白天晚上可以随时看到练气功的、跳舞唱歌的、健身跑步的人们和嘻嘻闹闹玩耍的孩子,还有树林和草丛里,不知名的小动物也在欢唱。

漫步翠堤雅径,时不时能见到喜好垂钓的人在江边钓鱼,周末时,可以看见一排排鱼竿整齐地探向水中。记得有一次夜晚,夜色朦胧,我和朋友散步,她远远看见一个闪闪发光的小亮点,我们走近一瞧,是一个人在夜钓,估计是为了表明此处有人,在脖子后面挂了个小灯泡,这样充满趣味的生活,引得我们两个会心一笑。

先生有一个老同学杜总,是一位身价不菲的老板,在四川、上海、广州多地有房有车。2019年他来南方旅游,顺道来惠州看望我们,当晚入住富力万丽酒店。大清早,他在40多层高楼鸟瞰惠州西湖美景,由衷地形容:“我去过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景点,今天看到的简直是一幅绝美的油画”。第二天在我们家小坐后,我们一同在江堤边散步边聊天,杜太太突然对一片满天星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月光下,那繁星点点,连片成堆,占据公园一角,没有周边树木的盛气凌人,没有前方美人蕉的飒爽英姿,以她柔柔的、淡淡的、幽幽的情调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旁边静静流淌的江水浑然一体,释放出安宁的气息,让你的呼吸都变得轻缓,杜太太换着不同角度,一会站着远距离拍,一会蹲着贴着花儿照,兴奋地说:“来惠州是这次南方之行最意想不到的收获。”没过几天,杜总便在惠州购置了两套房。

惠州大小公园很多,我去过的屈指可数,也计划着一个个走遍。眼下,有这个家门口的翠堤雅径日日相伴,享受一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是一份到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