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碳排放需要全民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养成适度消费、低碳消费良好习惯

2022年12月12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备受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由生态文明领域专家杨建初、刘亚迪、刘玉莉撰写的《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中信出版社出版)一书从理论、技术、政策等多维度、多主体解读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阐述了低碳战略的背景、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分析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还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成就,有助于在全社会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知识。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国际社会追求目标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当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实现此目标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阶段。简单来说,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个时间点达到峰值后由升转降的历史拐点,而碳中和是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循环利用以及各种科学技术,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量为零。

本书认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主要包括以下行动路径: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举动减少碳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加速达到碳排放峰值和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呢?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途径,例如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净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零排放汽车等。同时,作者认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需要大力推进低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可燃冰和页岩气等。另外,增加碳汇以提高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也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增加森林、耕地、草原、海洋的碳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每一个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小小举动减少碳排放,开启绿色低碳生活,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养成适度消费、节俭消费、低碳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习惯,使绿色饮食、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自觉行动。绿色生活意味着衣食住行更环保,从衣、食、住、行、游、娱及日常生活各方面把低碳消费落到实处。例如,选择绿色出行,提倡绿色办公,拒绝一次性用品,实行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养成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等。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