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三代人的成长史

广东作家魏微新作《烟霞里》通过描写普通人经历展示时代变迁

2023年04月03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唐朝王质的这句诗,是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命名的由来,诗句的寓意符合小说的主题。

《烟霞里》的主角名叫田庄,小说前序说:“她生于1970年,清浦人氏。2011年辞世于广州,卒年四十一岁。”去世之前,田庄任职岭南文研院编辑、副研究员,她为人低调,兢兢业业,除了几部专著,没有突出成就。田庄是普通的女知识分子,连她的死亡都是波澜不惊的,田庄死于心梗,除了亲友的惋叹,她就像一滴水珠融入了河流,渺无踪迹。

具有现代派小说意味,与现实主义相映成趣

《烟霞里》的前序和终章,是《田庄志》编委会的两则声明,煞有介事地对田庄其人,以及《田庄志》的编撰缘由作出说明。《田庄志》编委会成立于2012年4月,撰稿者四人(米丽、万里红、欧阳佳、陈丽雅)都是田庄的闺蜜,请了小说家魏微加以统稿、润色。

前序交代了田庄的家族谱系、工作经历,还给田庄安排了百度词条,仿佛世界上真有“田庄”这么一个人,而一本正经的腔调又有那么点荒诞感。

魏微写作之初痴迷先锋文学,《烟霞里》的前序终章具有现代派小说的意味,与正文的现实主义风格相映成趣。此外,把“魏微”作为统稿者放进了《烟霞里》,从而让《烟霞里》具有了“元小说”的特征,讲述田庄人生故事之时,叙事者可以随意地穿插自己对小说人物、事件的看法,用后视者的视角去回顾、评价这四十余年所发生的一切。

田庄生于1970年,魏微本人也是1970年生,《烟霞里》这部小说是有自传体成分的。魏微想要写“70后”的“史记”,“她是女主田庄,也是我,也是1990年代的所有年轻人。是的,所有人。”魏微跳脱了第一人称、女性视角和调性,谨慎地制造了自己和田庄的勾连与间离,避免读者对于私人事实的猜测,而更注意在“田庄”身上感受到的共性。

田庄有点清高、不谙世事,谈恋爱拘束矜持,选对象各种考虑,婚后遇到心仪的男人,只敢停留在柏拉图的精神层面。整部小说的笔调都是轻快的,但能感知到每一代人情感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感知到人们情感的惶惑、迷茫与焦灼,与不同价值追求的过程里充斥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五味情感,是无奈、不解、苦涩,还是欢乐、欣赏、喜悦?是挣扎、顺从,还是亲近、拥抱?种种情绪彼此交织在四处弥漫的日常化外衣下,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描摹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复杂多样。

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的光影

小说终章写道:“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的光影,阳光落在人身上,无论英雄、伟人、平凡人,脸膛一样亮堂,影子差不多短长。历史并不专为英雄、伟人、成功者、阔人而写。以笔者的喜好,广州街头摆地摊的、早晨挤地铁的、苍蝇馆的老板娘、快递小哥等,委实比所谓的成功人士更可亲、更令人动容。田庄隶属于另一群体,但某种程度上,她跟街头摆地摊的、送快递的、开苍蝇馆的老板娘没什么两样,都是平凡人。”

这段话点明了魏微创作的意图。当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试图成为微观史、社会生活史的一部分,这是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一个方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庸常、琐碎、乏味以及超稳定性,当作家自觉地把它从隐蔽的、沉潜的叙事层面放置到更显眼的位置上,当“日常生活”得以被正视、被“照亮”的时候,读者们会直观、直觉到“新写实”带来的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审美意图,还有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居于时代之中的人的精神面貌的呈现。

田庄41年的人生里,未必每年都有值得书写的故事。为了符合编年的体裁,突出作者的“编史”意图,有些章节大块堆积该年发生的大事情,比如,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全民经商、股疯、非典、北京奥运等。这种材料直接播报的写法,打乱了小说的叙事节奏。编年史的结构,既打造了小说的基本特色,又限制了它作为小说的文学性。

魏微检视和记录以田庄的成长经历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生活和伦理变迁,表现了写作者很大的抱负,而怎么把“私”与“公”更好地融合,需要继续探索。

(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