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中国故事

2023年05月28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8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定居农耕,营造聚落。一代又一代,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时光漫长,风沙掩埋了岁月,借助考古挖掘工作和历代留存至今的物质财富、文化典籍等,如今尚能依稀辨别、推证我们祖先的生活。

文物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小器物见证大历史。这部《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何驽、许宏、巩文等十余人撰稿,他们是文物研究领域的学者、考古工作者或博物馆馆员,拥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素养和实践经验。

选择什么样的文物呢?它们应有足够的代表性,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这十件文物既有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熠熠生辉的绿松石龙形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绝品象牙杯、“中国”初现的神秘何尊,也有反映汉唐盛世兼容并包的“五星”织锦、兽首玛瑙杯,还有作为近代波澜壮阔革命历史见证的《湘江评论》。

经过以上的概括简述,想必我们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们选取这些文物的用心所在。前半部分的五篇文章,主要强调文物所内涵的制度建设、信仰观念、文化价值体系等。后半部分的五篇文章,也很好地运用了“小切口,大历史”的写法,呈现了汉、唐、宋、明、五四时期这些时间段的政治生态、社会面貌、制度特征、艺术成就等表现,巍巍中华,星河璀璨。

十篇文章,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在主编的统稿要求下,基本保持了统一的风格,语言晓畅清晰,关于文物的来龙去脉,讲解得都很清楚。文物是物品,但使用物品的是人,一件文物出土,就要推论它的主人是谁,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这很重要。

十件文物,十个故事,十篇文章,十段讲述。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但是,文物里的故事仍然鲜活,昨天的故事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

(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