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金融工作局党组前往东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磅礴发展力量。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促金融高质量发展,聚焦“党建工作为核心、品牌创建为抓手、金融工作为落脚点”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探索机关党建更好围绕中心的方法路径,实现了党建与业务“一盘棋”同推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党建活力
强基铸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市金融工作局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引领和指导各项工作开展的实践指南。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组织党员干部赴惠州监狱、大亚湾廉政教育基地、东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进行警示教育,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持续巩固拓展巡察整改成果。
发挥非公金融机构党委的引领作用。组织召开了全市非公金融机构党委现场会暨政银企对接会,成功举办以“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市金融系统男子篮球赛,打造了“红色融担”“红色典当”等党建品牌,推动非公金融机构以实际行动践行“支持实体经济”目标任务。比如,市融担公司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项目服务专班,通过支部联建,纵深推进系统党建联动活动,深入一线做好融资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成为惠州市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截至今年5月,粤财普惠金融(惠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担保余额近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融资担保业务放大倍数6.68倍,本年度已为上百家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近2亿元融资担保;将小微企业年化担保费率降至不高于1%,本年度已为企业节省费用超过500万元。
树牢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市金融工作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机关党支部服务下沉社区,联学联建,组建金融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40次,乡村振兴驻村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年度任务。践行为民理念,加强信访跟踪问效为群众排忧解困,信访办理成绩突出,达到按时办结率、国满件满意率、阳光答复率、回流信访件办结率“四个100%”。深入基层调研,切实为基层排难减负,6月,该局领导带队到局对口的驻村所在地和金融机构开展深调研活动,并在基层开展讲党课、慰问困难群众、和捐款活动,取得较好成果。
围绕中心大局
打出金融“组合拳”提升服务质效
完善市级融资优惠政策。今年3月,市金融工作局、人行惠州中支、惠州银保监分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2023年惠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助力制造业当家战略实施、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金融、保障“两稳一促”、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7大重点领域,提出23条金融重点工作措施。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纾困力度,《惠州市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我市出资1000万元作为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贴息资金,用于发放对企业的贴息补助。6月,市金融工作局、人行惠州中支、惠州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惠州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全面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绿色贷款余额年均增速高于15%,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持续提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金融助企纾困政策稳步落实。贯彻落实好国家惠企政策,重点配合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申报工作,2022年我市19个项目通过国家审定作为基础设施基金项目与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行进行合作对接,全市通过国家审定基础设施基金并发放资金项目16宗。截至目前投放总额33.57亿元,已完成支付30.3亿元,支付率为90%;专项资金惠企政策成效显著。我市已成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转贷服务,帮助企业延长贷款周期,自首(转)贷中心成立以来,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运营机构累计与22家银行开展了479笔业务,累计金额35.22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节约成本超2542万元。
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内5家企业上市的目标,我市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强化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今年举办惠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年专精特新企业专场等4场上市实务培训会,提高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对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的认识。会同交易所、证券机构和县区金融工作部门,分12批次实地走访17家拟上市企业,对企业上市给予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同时,强化服务支持。通过协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及时帮助9家拟上市企业解决环保、用地等相关事项11项;落实上市奖励政策,向企业发放上市奖励金215万元,有效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进程。
搭建服务平台
汇聚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
利用中小融平台帮助实体企业融资对接。支持帮助我市企业用好《广东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登录省中小融平台申领省财政贷款贴息。截至2023年5月,全市共20家金融机构进驻省中小融平台,累计9649家企业登录平台寻求融资,实现融资5.14亿元。
推动供应链金融带动产业链发展。按照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合规实验室”的工作部署,我局推进我市“简单汇”等供应链平台发展壮大,积极挖掘核心企业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截至2023年5月,简单汇平台上惠州地区的各类企业客户共计2235家,8成以上是注册资本金在5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平台自成立以来,通过金单共计为979家惠州地区企业累计解决融资规模达115.09亿元。
“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市金融工作局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各类金融资源主动对接我市文广旅体行业、国企、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乡村振兴等各类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推动金融资源更加高效地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2023年“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支持高质量系列活动6场,累计推动金融机构为超200家企业授信484亿元,并实现签约放款117亿元。
设立首(转)贷服务中心缓解首转贷难问题。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人行、银保监等部门联合设立实体和线上首(转)贷服务中心。实体首(转)贷服务中心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专用窗口,在“惠州普惠金融”公众号开设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金融供给形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体系,破解企业首贷不易、续贷不畅、信息不对称、融资效率低等难题,目前全市各县区均设立了首(转)贷服务中心。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今年6月,市金融工作局会同相关单位举办了“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服务实体乡村振兴对接专场活动,现场4家银行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家银行与8个农业产业园分别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15家银行向51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约40亿元;广东股交惠州分公司为10家企业颁发“乡村振兴专板”挂牌证书。根据中央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等文件精神,我市印发《惠州市推动移动支付下沉乡镇工作方案(2023-2025年)》,积极推广惠州地区前期示范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加速推动移动支付便民服务下沉至县域农村地区,加快实现移动支付应用乡镇全覆盖。
砥砺奋进新征程,争先实干谱新篇。接下来,市金融工作局将坚持把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金融工作“强动力”。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联合金融机构持续开展“部门下沉、共建一流”、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社区共建和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党建引领组织乡村振兴、绿色金融、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等专场对接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金融顾问做好与企业的沟通辅导,提升金融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金融支持。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张楠 刘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