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联合中国人寿惠州分公司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惠州中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主动将基层央行事业融入惠州发展大局。立足惠州发展实际,全面构建全链条“融合式”党建工作格局,把党建成果体现为强服务、破难题、严监管的具体行动,为基层央行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科学高效履职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有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高站位党建强根铸魂
筑牢思想政治双重底色
打牢红色信仰底色,强“头雁”思想铸魂,把理论武装“软实力”转化为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动力源”。惠州中支始终坚持人民银行“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学研宣”三步走做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走好创新学习之路,成为理论学习的引领者,坚持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重要文件18次112项;创新深化“1+1+N”的中心组联学和党建共建新模式,中支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次与辖内支行、金融机构、市属国企等班子成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政银企联学研讨机制。走好调查研究之路,成为发展决策的智囊团,扎实调查研究,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辖区经济金融问题,行领导带队深入金融机构、企业调研80余次,认认真真转化学习成果,形成了《关于金融支持惠州千亿级产业园的实践与思考》等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和课题,获得市领导批示。走好理论宣讲之路,凝聚助推发展的精气神,惠州中支党委班子以上率下,突出示范带动,推进全面系统学;突出深学悟透,推进研讨交流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阵地,举办“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惠州市金融文学艺术作品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系列学习视频等活动,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打牢基层组织底色,强党务夯实堡垒,以实干担当情怀打造支持惠州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先锋队”。把严格制度落实作为根本基础,启动以“讲政治、守规矩、建制度、抓执行、强履职、促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年”活动,共梳理制度808项,建立健全制度58项。把优化组织设置作为关键环节,按照组织规定科学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党总支和2个外汇部门党支部,进一步增强组织规范性。把抓实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核心内容,按照“承诺、践诺、积分、评议”党员管理制度链条,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评议,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2022年以来开展党员培训1857人次,近三年来,惠州中支干部职工获上级行荣誉奖项累计达50多项,获评总行级文明单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巾帼英雄”、总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分行级“优秀共产党员”“身边的榜样”等多项荣誉称号。
坚持高水平围绕中心工作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惠州中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惠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体为本、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力点”,着力抓好“八个金融”,汇聚起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动能。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创新驱动助力转型升级。联合出台《2023年惠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支持地方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7”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3.56亿元支持港口、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发放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75.6亿元。截至5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117.2亿元,同比增长38.2%;制造业贷款占比、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比等多个维度排名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106.9亿元,同比增长28.5%。一季度末,全市本外币贷款规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全省第6个万亿贷款城市。
强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坚定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兴则乡村富,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惠州中支汇编发布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信贷产品信息,围绕辖内博罗柏塘山茶等特色产业,引导金融机构量身打造“茶园贷”“海洋牧场贷”等专属产品,为辖内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提升乡村资金支持精准度。截至5月末,已发放支农再贷款4.43亿元。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印发《惠州市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十全”工程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全省首批推动金融机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整园授信”。在有力引导和全市金融机构努力下,全市涉农贷款保持了快速增长,5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482.4亿元,同比增长29.3%。
金融助力绿美惠州,打造优美花园城市发展招牌。联合印发《惠州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绿色能力向发展能力转化。推动辖内银行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发放绿色贷款52.47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49.16万吨。鼓励辖内金融机构与“简单汇”等供应链平台合作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落地全省首笔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截至5月末,已累计办理供应链票据再贴现5.76亿元。截至3月末,惠州市绿色贷款余额为1102.7亿元,同比增加540.9亿元,增长96.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3.0个百分点。
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惠民暖企行”“外汇服务暖粤企”“园区金融服务”等大型专项行动和政策宣讲会,打通政策直达企业“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跨境投融资政策落地惠州,支持惠州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以及大湾区优质便利生活圈发展壮大,如针对TCL、亿纬锂能等跨国集团统筹海内外资金运作的需求,推动落地数字货币桥、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系列全国、全省首批业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精彩的“惠州样本”。
坚持高标准践行金融为民
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一条红线。惠州中支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党支部为抓手,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辖内12个党支部和319名党员不断优化基层金融服务。
下好数字金融先手棋,金融赋能数字经济向好向优发展。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惠州的试点工作,目前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2.8万个、对公钱包3.7万个,排名全省前五。充分利用移动支付、线上贷款、消费券“三驾数字马车”增强消费活力,如组织银行机构、银联主动对接政府需求,结合移动支付下沉乡镇工作开展春季消费券发放活动。让技术变成融资“硬实力”,大力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组织银行机构与市知识产权局签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和召开银企对接会。2023年一季度,惠州市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押金额达23.96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业务量。
打好助企惠企组合拳,精准服务为中小微企业“输血补气”。惠州中支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牵头设立惠州市首(转)贷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截至5月末,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8.02亿元,再贴现27.23亿元。聚焦降本增效,对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情况进行督导落实,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2.04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43.96万户;全市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为4.35%,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6BP;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33.6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6个百分点。
用好便民利民连环招,擦亮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为民底色。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力推进退税快速办理。1~5月,全辖累计办理个税汇算清缴86万笔,金额4.02亿元。开展信用暖民暖企行动,畅通征信异议投诉渠道,累计为799户个人和1016家企业调整还款安排或征信记录。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发展迅速,截至5月末,累计办理“带押过户”贷款金额2.55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898%。高效处置金融消费者热点焦点纠纷,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金融纠纷快速批量调节成熟模式。截至5月末,妥善处置提前还贷、利率争议等热点纠纷976宗,同比增长74%。坚决打击电信诈骗、“征信修复”、制作假币、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感。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涂子娴 贺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