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孩》一书中,记录了前央视新闻主持人李小萌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片段。书中向读者传达了一个观点: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父母应该从孩子的成长中剥离出来,不要用自己相对固化的思维习惯和心理暗示去影响孩子。
孩子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他们有独立成长的能力,能够独立去探索未知。作者讲到自己女儿小时候捡回一堆破旧树枝,这些在成年人眼里近似垃圾的东西,竟被孩子经过削皮、打磨、打蜡后制成了哈利波特的闪闪发光的魔法棒。当孩子晃动手中的魔法棒,神气地向妈妈展示时,那种通过独立探索产生的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孩子天生具有独立探索的精神,可以经历无数次跌倒后学会走路,因为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天然渴望成长的热情。即使这种独立体验面对的是困难,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既然孩子有能力独立成长,父母就应该学会从孩子的成长中逐步分离出来,回到扶持、承担、辅助的位置。作者回忆和女儿在坦桑尼亚观看角马大迁徙的情景,上百万头角马穿越马拉河,一旦它们跌倒,不仅会被其他角马踩踏,还会成为鳄鱼的食物。角马妈妈带着孩子在大队伍中前行,年幼的小角马虽知河水深不可测,但只要妈妈跳了,他们也会毫不犹豫跟随妈妈纵身跃入河里,小角马要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每个妈妈都想把所有的爱留给孩子,但是一切风雨终究是需要孩子独自面对。妈妈与孩子们分离并不代表舍弃,反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成长,去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使命。
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友善关注。书中描写了作者带孩子看电影,因为妈妈不想看动画片,迫不得已让孩子第一次独立观影,在外等待的妈妈坐立不安。电影快散场的时候,检票员为了孩子的安全破例提出让妈妈进影厅去接孩子。妈妈感谢孩子在初次独立融入社会的时候,检票员开辟了绿色通道。当我们的孩子怀着忐忑的心情独立踏入社会时,得到社会给予更多的友善关注或标准化服务,无疑是得到了更多的安全保障,也会为孩子们的独立探索增添一份信心。
看过这本书后,我能体会到作者传达出的温暖的力量,她引领你怀着美好的初心,按照孩子成长轨迹一步步让孩子走向真正的独立。愿这世上的每个孩子都能独立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