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寒风,冬日悄然而至。小区里的树木,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施了魔法。几乎所有的树都已落叶飞花,唯有裸露的树枝不屈不挠,呈现出孤独而坚强的美。槐树原本枝叶翠绿,摇曳生姿,一夜过后,它们脱去未来得及枯黄的绿叶,只剩下向上而生的枝条和依旧挺拔的树干。还有银杏、白杨、松柏……伸展着高大挺直的树枝树杈,好像伸着臂膀,向寒风展现自己的力量。
冬日的树大抵如此,而且年份越久,越能屹立不倒。老舍先生在北京的住处,就有两棵柿子树。树干粗壮高大,像是张开强壮的臂膀,撑起密密的树盖,也挂住橙红色沉甸甸的柿子。每年入冬后,叶子落去,果实不再,挺拔的枝丫便接住一轮轮的大雪,把小院绘制成安静、朴素和静谧的油画。
儿时我对冬天植物的认知,一直都是怕冷惧寒枯萎凋零。直到初中,因在课本中初识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而有了新的认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自驾走在北方的道路上时,经常会看到白杨树夹道而立。它们的树干像眼前的公路一样笔直,舒展着伸向天空,无须依附于任何支架就能够顶天立地。
冬树亦是诗中常客。论语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树木落叶,而松柏依旧挺拔,耐得住困苦,受得住磨砺。正所谓“松柏坚贞耐岁寒,凌霜傲雪出云端”。松树不惧寒冷,经历了冰雪风霜。这份坚挺,即便大雪覆顶也难摧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难怪能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为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画中冬树更是不胜枚举。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中,就有许多幅以冬天的树为主题。画中的冬树尽管树叶落尽却仍旧高大挺拔。其中一幅《山村晴雪》令我印象深刻。画中一派山村冬日田园静谧的景色,主角是一排白桦树,从画布低端,一直延伸到画布的顶端,虽然没有树叶只有枝干,但显得精神十足。它们让我相信,即使是在此刻的寒冬,它们也依然在努力向上生长,它们的精气神儿,融进了每一根细小的枝丫中。
冬日万物枯萎凋零,唯有树木依旧挺立。叶多时的丰厚是美的,叶落后的挺拔也是美的。寒来千树薄,薄的是暂时的身姿,厚的却是恒久的年轮,怀揣新一年蓄势待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