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技师学院

产教同频共振 培养技能人才

2024年01月15日惠州日报教育/惠州职教
字号:T|T
    市技师学院是一所拥有44年办校历史的老牌技工学校。

市技师学院是一所拥有44年办校历史的老牌技工学校。

    学生赛场上摘金夺银。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通讯员林永健 张玉坤 摄

学生赛场上摘金夺银。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通讯员林永健 张玉坤 摄

坐落象头山下、建校历史悠久、广东第二批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之一……惠州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市技师学院)作为一所拥有44年办校历史的老牌技工学校,在“高端引领、省级示范、国内领先”的办学目标引领下主动出击,不断提高技工教育的办学质量,在专业建设、育人体系等方面扎实建设,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

特色专业促发展

多年来,市技师学院坚持以产业定专业,以岗位定课程,通过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学校主动对标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加强与“3+7”工业园区的联动。

目前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智能网联汽车、光电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一大批新兴紧缺专业,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制造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7大院系,培养技师、预备技师、高级工3个层次31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超1万人。

市技师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赛育互动、赛教融合”良性循环的新局面。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40多人次,师生荣获省级以上的荣誉230多人次;师生已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智能制造大赛一等奖,并在2017年首届大赛、2018年第二届大赛和2023年第五届大赛中荣膺“冠军选手单位”称号,共有1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2023年7月,学校还承办惠州市第一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产生了9位“惠州市青年岗位能手”、24位“惠州市技术能手”,收获了41个一等奖、3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

校企融合促合作

自学院开办以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当前,学校已与比亚迪、西门子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70家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系部校企合作覆盖率100%、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100%的“双百”覆盖。

学院还与惠州头部企业共建“TCL王牌产业学院”,与广东三向智能科技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产教中心”,利用市政协重点提案资金建设“数智工匠产业学院”,实现了校企“联姻和亲”的紧密合作关系。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近年来大力创新实施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支高技能师资队伍,目前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9人,南粤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9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惠州市技术能手24人,惠州市金牌工人2人。每年寒暑假,该校专业教师还会前往一线企业开展专业实践锻炼。

学校通过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在校内建设工厂式的教学场馆,引进TCL、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机械教学工厂等近百个实训场所,拥有各类高精尖的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和生产性设备,价值逾1.2亿元。在就业上,近年来,市技师学院超8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惠州工作,在广东省内,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达98%,供职于比亚迪、TCL王牌、德赛电池等头部企业。

德技兼备促成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的根本在于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才。2020年12月,市技师学院在全省技工学院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2022年3月,该校获批“惠州市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研究中心”,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作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辅助力量,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优势与特色,聚集惠州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研究的学术资源,为惠州市职业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咨询与服务,打造一个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研究的智囊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宗旨。

服务社会促担当

近年来,该校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部署,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势,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新职业培训、SYB/GYB创业培训等,每年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超1万人,年均承接各类考试服务10万人次。

长期以来,该校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文化教育、公益机构、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多个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中,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彰显学校担当。惠州日报记者刘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