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不管工作、生活、学习,我们都讲究高效。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这一生都在不断学习。那如何高效学习呢?有什么高效学习法可以学习的吗?不妨看看亦弓的这本《高效学习法》,这是一本从行为模式、心理动机和思维方法上讲述如何学习的实用经验书,赋予学习者从内部突破自我的学习动能,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参考和指南。
该书从一个学习者的经验出发,纵览从自身定位,到知识输入、加工和消化,再到意志和心态构建的整个过程。全书分为8个章节,以终为始、合理规划、时间管理、实质输入、知识处理等,讲述了作者摸索的一套学习方法,供读者学习参考。
作者认为,高效学习的第一步,就要有一个清楚、准确、全面、细致的认知,需要搭建一幅“目标全景图”,“目标越清晰、越详细,通过学习达成目标的概率就越高。”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作者分享了一个技巧:要把“目标全景图”中的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再把小目标按照其各自的条件,进行进一步拆解,直到每一个子目标都看得见、摸得着。
书中,作者除了探讨如何设立学习目标和如何进行学习规划,还深入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方法和具体的误区。例如,如何“快”,作者就讨论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书中,作者除了谈到要“选择性放弃”之外,还谈到一个简单粗暴的时间管理法则——四象限法则。即把任务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进行组合,由此分成4个象限,优先解决第一象限中的事情。
在任务框架和设定的条件下,对知识的输入、加工和输出,作者详细讨论了高效能学习的本质,认为知识输入的捷径,在于随时随地有“问题意识”。作者说到输入的问题,有一句话对我特别有启发——读书,需要由厚到薄,再由薄读厚,复薄复厚。也就是,我们学习离不开对宏观框架的把握,也离不开对细节的掌控,更离不开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不断迭代和升华。作者介绍了“费曼学习法”来讲述输出。“费曼学习法”主张的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讲给一个完全不懂的“小白”听,直到对方能够理解你向他输出的信息。这个方法主张的是让输出来倒逼输入,认为“教”才是“学”。
该书还讨论了高效能的“学习状态”——专注,并讲述了如何达到这种学习状态的一些实用性技巧,首先,眼随手动,脑随手动。其次,课前一定要预习,因为预习有助于我们保持上课时的专注状态。同时,还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来提高专注力。
这本书并没有探讨晦涩的脑科学、心理学等专业科学原理,而是从解决现实生活中最广泛存在的实际学习误区出发,直观回答日常的学习问题,给人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很有启发性。
(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