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的灵气,荡漾在一湖碧波之中。烟霞云雾,让惠州的山和树朗润翠碧,让惠州城气韵生动。这湖,就是东坡先生主持疏浚的西湖,古称丰湖。
惠州的文气,则氤氲在西湖之上,蕴含于丰湖书院和东坡园中。一泓西湖之水,半部惠州文史。
三十年前,我来到惠州,就爱上了这文气灵气满溢的湖山佳境,爱上了东坡园和丰湖书院,也一次次在这里流连忘返。
去东坡园宜在晚上,观赏琳琅的光带。东坡先生的诗文妙语,印上条条光管,汇成光的星空和海洋。一个人,能有一两句长留史册的话就很了不起,东坡先生的佳句,却能汇成璀璨星河,让人佩服。
去丰湖书院,早晚皆宜。书院前是大理石牌坊,上有宋湘先生题写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这楹联,把书院宣讲的儒学内容,把西湖仙境般的美丽,概括得淋漓尽致。
丰湖书院与西湖的风景很和谐,书院本身,就是园林的上乘佳作: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感觉如在画中。书院里亭榭回廊,古意盎然;竹树青葱,绿草如茵,四季花开明艳,让人恍惚总在春天……
丰湖书院还引进了现代技术。你可看到旧时的儒生在朗声教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轻移鼠标,你便可创作或临摹书画。全息技术还可让你走进昔日的书院:三面环水,坐船方可进入。走进展区,你就像坐在船上,在西湖的波光中欸乃前行。下船步入书院,你仿佛又置身于古代文人雅士身边,听讲、辩论,如临其境……
在这里,历史和现实交织,今人和古人对话。古老的丰湖书院,还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还在延续着教化的功效。
在七百年前的宋代,丰湖书院已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山长和丰富的图书馆藏。这山长,就是书院的掌门人兼讲学者,丰湖书院有案可查的山长有46人,位居全国第二。山长宋湘,乃岭南第一才子。山长梁鼎芬,是晚清文学家、藏书家,擅长书法诗文,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他的图书管藏经验至今广为运用;他操持下的丰湖书院,藏书达十万余册,在全国名列前茅,丰湖书院从此跻身广东四大书院。据查证,惠州府明清两代的进士多达九十余人,惠州诗文书画蔚为大观,丰湖书院功不可没。
诗人丘逢甲在游览丰湖书院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片湖云遮不住,藕花深处读书声。”描述的就是在荷香馥郁的书院中,书声琅琅的情形。如今的丰湖书院,依旧弦歌不绝,吟唱诵读等文化活动常在这里开办,大师们讲学的声音依旧铿锵。
今天的西湖,文气依旧氤氲。文人云集,妙手著文章,谆谆诲新人,广邀名师来惠讲学,地点也多在丰湖书院;如今惠州小小说名家辈出,声名鹊起,是中国唯一的小小说之乡……
文脉绵延,乃书院之幸,西湖之幸,也是惠州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