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爸爸

□王剑发

2024年03月17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在熙熙攘攘的青少年素养大赛现场,我手持录音笔,穿梭于各个获奖选手之间,寻找着那些有故事的孩子。当我遇到李小纳时,她的自信和阳光立刻吸引了我。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已经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沉稳和才华。

“小纳,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氛围吗?”我问道。

她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温暖:“我的妈妈一直在我身边,给我无尽的关爱和鼓励。但是说到我的爸爸……”她突然顿了顿,然后轻轻地笑了,“他总是被我们笑称为‘傻瓜’。”

我开始好奇,这个被女儿称为“傻瓜”的爸爸,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的爸爸是一名教师,他总是那么勤恳,早出晚归。他不仅在学校里辅导学生,还把工作带回家,时常熬夜批改作业。但有时候,他的付出会被一些人嘲笑,说他是‘傻瓜’,可爸爸总是笑着说,只要他觉得有意义,做就对了。”我点点头,心中对这位“傻瓜”爸爸有了初步认识。

“他还喜欢写毛笔字,一有空就提笔写字。虽然写了好多年了,但进步不大。有一次,一位书法家看过他的字后,劝他别再写了,说他写不出什么名堂。但爸爸却不当回事,他说写字就是为了快乐和积累。”我感受到了这位爸爸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

“他还喜欢玩乐器呢,虽然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却先后学了葫芦丝和吉他。每次学会新曲子,他都会弹给我们听。虽然有时会跑调或乱了节奏,妈妈总是笑着说他是‘音乐小白’,而爸爸则会回应说,不怕,我的孩子会成为小音乐家的。”我被这位爸爸的乐观打动。

“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每年都会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有时是捐资助学,有时是探望穷困老人,有时是给残疾人士送去温暖。妈妈说他尽做傻事,但爸爸总是笑着说,不求回报,只求内心的愉悦和安宁。”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突然,李小纳的声音变得有些颤抖:“可是,三年前,我十二岁那年,爸爸突然生病了,进了医院,就再也没有回来。妈妈说,爸爸太累了,他只是傻傻地爱着我们,爱着这个家,所以他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我紧紧握住她的手,感受到了她的思念和脆弱。

电话铃声响起,李小纳接起电话,是妈妈的问候。她对着电话说:“妈妈,我正和别人讲起爸爸呢。您放心吧,我会记得爸爸的话,快乐地生活,努力学习。我也会像爸爸那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挂上电话,李小纳的脸上再次绽放出阳光般的笑容。我知道,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爸爸的爱和怀念,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