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泰美车村赶一场庙会

□胡玲

2024年03月17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每逢正月初六,博罗泰美车村人会迎来一场隆重的盛会,一年一度的姚夫人庙会在这天如期举行。

关于姚夫人,车村流传着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汉朝年间,姚娘出生于车村附近的磻砣湾,她长相秀美,勤劳贤惠,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好姑娘。她十七岁那年,天气干旱,农作物颗粒无收,为了活命,她带着老父亲到邻镇乞讨,遭遇歹人调戏,她逃到山崖边,四周无路,歹人逼近,她纵身跳下山崖。后来,渔民发现白蚁衔泥将一具尸体全身包裹,并在其身上组合成一个“姚”字。渔民这才知道她就是前几日跳崖的姚娘,将她安葬于河边的山地,从此,村人尊称她为“姚烈女”,在她墓边建起“姚娘庙”敬奉。

明朝嘉靖年间,车村人车邦佑深得嘉靖帝赏识器重,被封为监察御史。一次,车邦佑连续三日做同一个梦,梦里,家乡的姚烈女告诉他,当朝权贵穆家暗掘地道到皇宫,意欲谋杀嘉靖帝篡位夺权。车邦佑将此事禀告嘉靖帝。果然,就在当日,穆家叛党通过地道攻入皇宫,嘉靖帝及时控制,使朝廷避免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政变。为表示对姚娘的敬意,嘉靖帝封姚娘为“姚夫人”,并命车邦佑回乡重建姚娘庙。嘉靖帝划拨重金,车邦佑以高规格修建姚娘庙,并以“姚夫人庙”作为庙名。庙宇建成后举行开光大典的那日刚好是正月初六,第二年正月初六,村人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纪念姚夫人,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姚娘的传说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多年来,车村人一直视姚夫人庙会为村中头等大事,村里专门成立了姚夫人庙会理事会,负责庙会的各项具体事务。

正月初六的车村热闹非凡,一大早,村里便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除了本村村民、乡贤名流,还有村民请过来的亲朋好友。摄影家和媒体记者也慕名赶来,他们扛着“长枪短炮”,争抢最佳拍摄点。

姚夫人庙张灯结彩,香火萦绕。九点左右,村里两位德高望重的女长者带领两位年轻女子和舞狮队在姚夫人神像前祭拜敬香,然后将姚夫人的神像抬进花轿里。

庙前广场上,庙会理事会成员组织各支队伍列队站好,整装待发。在万众期待中,主持人宣布:“姚夫人庙会行乡,现在开始!”接着,鸣炮九发,击鼓三通,鸣锣开道,行宫队四名青壮年男士抬起花轿。花轿两边,各有一位年轻姑娘负责扶轿和打扇。

花轿起驾,沿着村道开始巡游,迎会的各支队伍各司其职。

有的队高举着“肃静”“回避”的红牌,显得威严无比。有的队手持刀、剑、枪的模型,为姚夫人花轿保驾护航。锦旗队挥舞着手中的彩旗,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舞狮队前来助兴,男女两个舞狮队踩着韵律翻腾跳跃,活灵活现。鼓乐队手持锣、鼓、钹等传统乐器,吹拉弹唱,欢快悠扬的乐声在村子上空回旋。花灯队担着花篮,提着灯笼,耀眼的花篮和灯笼跳动摇曳,像五彩的云朵。一支小队抬着大红木箱子,箱中装满了糖果和点心,不时向路边的人们派发。最后面还跟着一辆电子礼炮车,时而喷射出彩纸彩带,将上空装点得绚丽多彩。

庙会队伍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在村里四处游走,为人们送去祝福和欢乐,所到之处,人们争先向姚夫人的花轿敬香,欢笑声、喝彩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村民们纷纷敞开家门,供出水果、香烛等供品,希望把吉祥和福气迎进家门。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庙会队伍按既定路线回到姚夫人庙,大家高高兴兴地吃“鸿运汤圆”,领取“吉利红包”,至此,整场庙会圆满结束。

姚夫人庙会历经400多年依然兴盛不衰,它寄托着车村人最朴素真挚的情感,他们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祈求家国平安、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