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高企对接专场活动举行。惠州市金融工作局供图
编者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五篇大文章”,不仅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发力点,也是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切实举措。去年以来,我市金融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服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密结合惠州实际,聚焦“五篇大文章”,努力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支持惠州高质量发展中来,为全面展示我市金融行业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惠州日报》特推出“聚焦‘五篇大文章’ 写好金融担当答卷”专题报道,敬请垂注!
2023年,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促发展、防风险、强监管”为核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汇聚金融资源,进一步提升金融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润泽实体经济
金融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23年,是惠州金融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惠州市金融工作局会同金融监管单位大力开展惠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引导汇聚金融资源,金融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金融业能级、量级持续提升。
这一年,我市存款规模在3月突破9000亿元大关,贷款规模首次突破10000亿元,成为全省第六个贷款余额突破万亿的城市;这一年,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9648.9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0783.89亿元。其中存款增长14.91%,贷款增长13.77%,存贷比连续多月保持全省第一;这一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39.6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省。
金融工作势头强劲,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力度也持续稳固。截至2023年末,我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307.68亿元,增加706.05亿元,增长44.08%,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54.11%,增速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一,为制造业投资提供了强大的金融保障。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94.99亿元,增加18.13亿元,增长10.25%,服务保障质量显著增强。
■提升政治站位
党建与金融发展紧密结合
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与金融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激发党建活力。通过举办“党建引领 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高新技术企业专场政银企对接、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党建活动,局党组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的政治热情转化为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外,该局还积极开展调研,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金融党组织高质量发展,通过运用“五联”工作法,系统联动、资源共享、互学共促,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打出政策“组合拳”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打出一系列金融“组合拳”。2023年,该局与人行惠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惠州分局联合出台了《2023年惠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惠州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惠州市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等多项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措施和融资优惠政策,围绕制造业当家战略实施、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七大重点领域,提出了23条金融重点工作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围绕“制造业当家”“工业强市”工作部署,惠州市金融工作局通过加强数据监测和走访调研,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金融活水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倾斜,持续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深化金融改革
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开展“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系列活动,组织各类金融资源精准对接我市各类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继2022年举办11场专场融资对接后,2023年该局又组织了供应链金融、高新技术企业、电子信息企业、乡村振兴、公司上市、绿色金融等12次专场对接活动,累计推动金融机构为超400家企业授信超600亿元,实现签约放款117亿元。
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强化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通过完善市级融资优惠政策、设立首(转)贷服务中心、发放市级普惠信用贷款贴息等措施,推动普惠金融政策落实,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实现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实现“扩面”“降价”,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2023年,该局推动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运营机构与20家银行开展391笔业务,转贷金额达29.73亿元。3年来,为中小微企业节约成本近4000万元。同时,该局还引导企业登录省中小融平台申领省财政贷款贴息。截至2023年末,我市累计15916家企业注册平台寻求融资,实现融资授信35.50亿元,帮助企业获得省贴息金额766万元。
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带动产业链发展,该局不断推进“简单汇”等供应链金融创新平台发展壮大,发挥核心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平台自成立以来,共计为1086家惠州地区企业解决融资规模达147.11亿元。
■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惠州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企业和项目的实际需求,惠州市金融工作局通过搭建乡村振兴银企对接专场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8个农业产业园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5家银行向51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约40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市涉农本外币贷款余额1679.12亿元,增加390.11亿元,增长30.3%。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该局加速推进“移动支付+”与民生场景的融合。2023年,14个新建乡镇全部通过验收并达到移动支付普及标准,累计为2545个乡镇商户完成移动支付“一码通用”商户改造,改造率88.06%,新搭建移动支付示范商圈14个,示范点606个。
■多家企业上市
融资发展服务成效显著
2023年,惠州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做好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多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为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储备,持续做好企业上市的引导、培育和服务工作,一方面,该局强化机制建设。推进市政府与深交所建立战略合作机制,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广东证监局联合举办“百企共襄 惠赢未来”2023年惠州企业上市新征程启动大会,协同深化企业上市全过程培育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上市后备梯队建设。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专项行动,对全市774家“专精特新”企业按营业净利润进行分类,并分层分类提供针对性服务,不断壮大上市后备队伍;此外,该局还开展上门服务,搭建挂牌上市培育平台。2023年联合各交易所举办6场上市实务培训会,全年实地走访40家拟上市企业,帮助24家拟上市企业解决相关事项70项,支持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2023年,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成功推动仁信新材、辰奕智能、美新科技(筹)、浩博特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全市境内上市公司达19家,2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0家企业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54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筑牢风险防线
维护金融稳定大局
2023年,市防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突出重点、把握节奏,加强综合治理,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
这一年,惠州市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成立,《惠州市私募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综合研判会商工作暂行办法》出台。全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纳入基层治理工作,并举办2场行政执法培训,持续完善金融突发事件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做细做实应急预案。
这一年,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准确研判形势,对突出风险点逐一建立台账,明确处置措施和期限。并通过防范非法集资“七进”活动、在“午间说法”栏目播出系列节目、创作龙门农民画防非宣传海报等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升基础调查和动态排查质效,加快非法集资风险处置。
站在新的更高起点,惠州金融工作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展望2024年,市金融工作局将重点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全市金融系统强化做好金融工作的使命担当,集聚资源和力量,全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切实以高质量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