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伴随以ChatGPT、Sora等生成式AI与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浪潮,人工智能进入技术突破、快速发展阶段。惠州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旺盛的创新创业活力,有基础有条件在人工智能领域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在这之前,人类的技术发明大多停留在不涉及智能的层面,无非是发明工具让我们力气更大、走得更快、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些都还是机械性的。但人工智能的发明,让我们能够利用计算机或其控制的设备,通过感知环境、获取知识、推导演绎等方法,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延伸、扩展。这项技术的影响是对人类的本质、能力和定义的深刻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再造一个类人的生命。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制造和场景应用高地。
培育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系统应用、集成服务等。依托惠州园区、产业、企业基础,支持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提质增效,鼓励园区在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大力引进相关项目,加快产业集聚。推动现有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进多模态模型、通用人工智能垂直领域模型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AI化、通用化、功能化的新一代智能手机、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终端拳头产品。
加快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非常广泛。AI作为一种辅助科学发现的新工具,它和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的结合正在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极速推动器。我们能否取得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健康领域的突破?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改变医疗,从药物发现到个性化治疗再到医疗服务?我们能否在材料上取得突破并因人工智能实现能源转型?这些都事关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带动提升惠州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发展水平。
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在智能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科技竞争的焦点。加快部署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构建绿色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于一体的新型算力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搭建算力平台,有效整合城市内算力资源,接轨湾区先进算力产品、算力框架,为惠州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充沛算力,满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需求。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数据是人工智能学习的基础。加快推动数据交易场所、数据要素集聚区建设,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数据经纪人、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发挥我市数字化特别是数字政府应用场景优势,以应用拉动技术与产品创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