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呈现全新质态的先进生产力。从劳动者的因素看,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提升到新高度。传统的劳动者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不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而是成为具备高度技能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
从劳动资料看,劳动资料在新技术、新产业等的作用下发生质变,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过来的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起主要作用。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普通设备正逐步被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设备所取代,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精度。
从劳动对象看,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发生重要变化。传统的劳动对象往往局限于实实在在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而新质生产力则强调以数据加工、信息迭代为代表的无形对象。数据要素成为了新的劳动对象,对于新质产业发展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推动数据驱动的产业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质生产力倡导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产业化过程,将技术的创新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技术的实际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在惠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对于发展未来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和政府职责分工。新质生产力下的新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很多问题都是首次碰到。例如,低空经济的发展涉及空域申请等复杂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协助解决。因此,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为产业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二是重视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惠州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是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惠州市在立足本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大力引进研究型人才。新质生产力强调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必须有研究型人才作保障。因此,应鼓励本土技能型人才提升技能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惠州发展。此外,推动本地高校培养本土研究型人才,为惠州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是关注新质生产力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新质生产力强调新科技的运用,尤其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颠覆式科技的应用,将会代替大量人工岗位,长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政府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完善教育、医疗、失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惠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只有不断加强高端人才培养、推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革新、做好顶层设计和政府职责分工、鼓励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惠州才能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惠州的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