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一院肾内科护士长郭茹。

市一院护理专科护士潘裕芬。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在当前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群体和康复群体对专业护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我国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将医院内专业护理服务送到社区和家庭。
近年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护理部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打造一批护理专业门诊,深耕延续护理领域,培育一批专科护理骨干,创新护理服务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护理门诊
专科护理助患者加速康复
在很多人印象中,护士不过是“打打针、发发药、递个手术刀”,实则不然。护理,是一门专注于人类健康和照护的学科,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是健康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24年,护理学列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再到国控专业,护理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发现,无论是临床护理咨询,还是健康教育指导,随处可见专科护士的身影。
为了满足大众对于专业护理的需求,从2012年起,市一院探索成立专业的护理门诊,并于同年成立惠州首家静脉治疗护理门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已经出院的患者还有进一步护理或者居家护理的需求,而专业的护理门诊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市一院护理部主任庄彩蓝告诉记者,护理门诊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主导,可以针对患者的特定疾病或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开具护理处方,以帮助患者加速康复,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温情的精准护理服务。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市一院共开设静脉治疗护理、伤口造口护理、脑心健康管理、腹膜透析护理、产科围生育期护理、新生儿护理6个护理专科门诊。服务内容涵盖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处理各种慢性伤口,为脑卒中患者、腹膜透析患者、孕妇、新生儿及慢性病患者等提供专业的健康、护理指导等。“护理门诊汇聚了各专科领域顶尖的护理专家,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它的设立将护理服务从传统的医院环境中延伸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础医疗保健和医院专科治疗之间的鸿沟。”庄彩蓝说。
设立护理门诊,是市一院近年来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探索中结出的丰硕果实。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逐步深入,市一院护士的工作场景早已不局限于在医院,而是延伸到社区里、家庭中。
延续护理
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家老头长期要通过胃管打营养进去,小孩又不在身边,幸亏有你们能上门更换处理,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我的大问题。”提起市一院的延续护理服务,王奶奶赞不绝口。自2019年开始“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市一院成立了一支由专科护士及各专科骨干组建的多科协作延续护理服务团队,以“线上/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为有护理需求、长期卧床、不方便行动的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护理服务,如定期更换胃管、尿管,采血,压疮处理,母婴护理等。截至目前,市一院为患者提供上门延续护理服务近700例。庄彩蓝告诉记者:“有一位患者多次申请上门护理,累计达38次。”市一院的延续护理服务获得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
目前,市一院延续护理服务团队拥有50多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临床经验的专业护士。她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从医院走进患者家中,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惠州的各个社区,为居家养老的老人,不方便出门的产妇和新生儿等有上门护理需求者提供一对一的定制护理方案与服务,免去患者在交通、排队、挂号上的困扰,节省病患家庭的人力、物力、财力。延续护理服务,不仅方便了患者,更带给护理人员满满的成就感。市一院护理专科护士潘裕芬在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认可。她回忆道:“家属从我们进门感谢到出门,延伸服务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也让我真切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潘裕芬告诉记者,每当看到患者及家属露出满意的笑脸,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市一院用专业素养完成了居民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专业护理服务送到家中,送至床边,保障了专业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团队建设
培养“不落伍”的护理人才
优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专业的护士团队。近年来,市一院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中心任务,多措并举锻造了一支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不少独当一面的优秀护士,郭茹与潘裕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2022年4月被授予广东省肾脏病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3年5月获得广东省“腹膜透析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的认定、惠州市优秀护理集体……市一院肾内科护士长郭茹带领的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屡获殊荣。而这只是郭茹29年职业生涯的众多高光时刻之一。郭茹于1995年毅然选择成为一名护士,性格活泼开朗的她总是把乐观、积极的情绪传递给患者,也因此与不少患者处成了朋友。
对待工作时,郭茹又是严肃和认真的。2021年,市一院开设惠州市首家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门诊,自2014年起担任广东省护理学会肾脏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郭茹当仁不让成为护理学科带头人。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郭茹主持建立了肾内科“医护一体化查房”护理大查房制度,制定专科护理规范流程指引。同时,加强护理全流程规范化管理,高质量建设科室护理队伍,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温情的精准护理服务。在医院推动延续护理服务的行动中,郭茹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博罗等地进行“家访”,为广大腹透肾友提供更多专业的援助。此外,她通过建微信群等方式,打破时空边界,随时随地解答患者疑问。
深耕肾内科护理多年,郭茹获得多项省市护理荣誉,积攒了满满一袋荣誉证书,而她带领下的腹膜透析护理团队也成为市一院一张“闪亮的名片”。
作为市一院首位“国际造口治疗师”,胃肠外科护理组长潘裕芬同时在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造口,或流着脓水,或烂到骨头,或散发恶臭,潘裕芬却能忍住不适感,细心地为患者处理造口。
作为伤口治疗师,总会遇到伤口迁延不愈的时候,潘裕芬却遇强愈强:“每一个伤口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也暗藏着病患的痛苦与期待。只要有一点愈合的希望,我都会全力以赴。”曾有一个病人,潘裕芬至今回忆起依然忍不住落泪。“她本身是位子宫癌晚期患者,因为遭遇车祸,整个肚子伤痕累累,大的造口就有5个。”她回忆道,被多家医院拒收之后,这名患者来到了市一院。“如果我们再不收的话,她就没救了。”潘裕芬顶住压力收下了这名患者。并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了细致的护理方案。最终在她的努力下,经过半年时间,患者的造口全部愈合。“每一个愈合的伤口都是对我不懈努力的回报,这种工作的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潘裕芬深知,伤口治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伤口造口护理是延续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潘裕芬积极配合市一院推进延续护理工作,至今,共为400多人次提供延续护理。无论是到访远在石坝的80多岁老翁,还是一周一次前往三栋为高截瘫患者家中为其进行护理,潘裕芬无微不至的护理工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2023年5月,潘裕芬获评广东省“岭南专科名护”。未来,潘裕芬将与专科护理团队成员继续深耕专业,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惠州日报记者陈家敏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