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羊毫喜洋洋,修本告假回故乡……”走在宁静的村庄,村巷里传来一阵婉转悠扬的黄梅戏唱腔。听着这优美的戏曲,我想起了随风远去的父亲。父亲生前酷爱书法,他每次手提羊毫都喜洋洋。
书法是中国的瑰宝,父亲生前爱写楷书和行书,他每次写字,眼里带光。他笔下的一笔一画,时而如端庄的少女,温婉娴静;时而如水上漂的武士,飘逸灵动。看着父亲写的字,刚柔并济,我的内心也常常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我第一次学写毛笔字是在上小学的某日下午,那天老师发了太多的作业,我十分焦虑,把作业本丢到一边,准备出门玩。一旁练书法的父亲见了,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孩子,人不能只做简单的事,作业虽多,但它能帮你巩固知识,只要你耐心做,你的知识会越来越多。写作业就像写毛笔字,刚开始都难,但只要你不急躁,沉下心持续写,一定会写出越来越多的好字。从今天起,我教你写毛笔字吧。书法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收获快乐。”
从那天起,父亲开始教我写毛笔字。他从点横竖撇捺、弯折钩、藏锋、露锋、顿笔等开始教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字大有长进,我失落的心得到了安抚,性格也变得淡定从容,敢于挑战困难。我由衷地感谢父亲教我写书法,是他让我懂得了做人要规矩、沉稳,不可心浮气躁。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暮年,父亲渐渐没有握笔之力,没法再像以前那样自如地写书法了,但他对书法的热爱之情依然不减。没事的时候,他常常翻看书法书籍,欣赏经典书法的象形美、意蕴美。赏到兴起处,他情不自禁拿毛笔在空中比画,做写字状,并不停摩挲毛笔,跟王羲之、黄庭坚、柳公权“对话”,陶醉其中。
后来,父亲因病去世,我开始继承父亲的爱好,闲暇时刻坚持练习书法,用灵动的文字倾诉心声,颐养天年。兴浓时,也会像父亲一样,手提羊毫喜洋洋。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书法的魅力无穷。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练习书法,在练习书法中感悟人生,做一个有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