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党史(组诗)

□肖红

2024年06月30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高潭

惠州之上

我看见红色的高潭

高过我的头顶

人民的英雄

让我感动

往事并不如烟

昨天的故事刻骨铭心

那些红色记忆

像准确的榫头

铆紧我的敬仰

淳朴厚实的高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高潭

宁静而朴实的茅檐瓦舍下

内敛着老区人深沉的内涵

站在你对面

让我庄严

莽莽群山 谁的高度

与红色国土一脉相连

风雨如磐的岁月

谁在这里点燃火炬

让人民翻身做主

乡亲们欢天喜地

红旗映红了晴朗的天

站在高潭的土地上

我的心里潮涨潮落

唯心中的太阳不落

几十年沧桑巨变

唯高潭的位置不变

清冽的河流 苍翠的青山

红色土壤生生不息

往事演化成图腾

供人瞻仰 吸取养分

一队队人群走过

看他们重温过去

让不朽的精神永存

(高潭,在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被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老区

老区

泊在深深的仰望上

老区

默默藏在大山深处

祖祖辈辈愚公般移山开地

近百年过去

老区的树 依然苍翠

还挂着硝烟味很浓的传奇

老区的路 大道朝天

还可见一行行带血的足迹

睁开眼睛是青山

闭上眼睛是土地

质朴和诚实

是覆盖老区最纯粹的种子

手摸这有血有肉的土地

我不能轻松地离去

老区呀是载舟的水

承载着红色的记忆

老区呀是滋养革命的血液

渗透了共和国的大地

老区安静

没有过多的喧哗

那些厚实的嘴唇

很少提及过去

一声问候 几份油米

在老区人朴素的眼窝里

总涌出含泪的感激

此时 东江水涌动如初

映山红开得正绚烂

天空蓝得纯粹

这是否在提示

那些灿烂往事 晴朗天空

很值得我们热爱和珍惜

锄头

收割的时候

一把绑着红绸的锄头

为何躺在纪念馆一角

空落的身躯

一如产后的母亲

疲惫而矜谨

斑驳锈纹爬上锄刃

还闪烁着点点红星

锄头沉默 持重老成

倔强而又固执的性格

像我周边的乡亲

锄头亲切 贴近农民

对苍天作揖 向土地躬行

锈蚀的锄面 汗渍的锄柄

曾一头扎进生产

勤劳奋斗的品德

与汗水为伴 同老茧相生

有土地就有锄头

手与锄头组成乡村

亘古的原则四海皆准

抡一把锄头 耕耘国土

养活了历史和人民

脸朝黄土背朝天

先辈们因此世代相承

锄头沉重 感叹过命运

岁月千疮百孔 民不聊生

锄头曾屡次与黑暗抗争

借着阳光的照耀

才被红旗惊醒

从此便与镰刀锤头结缘

让自己挺直了脊梁

有了扬眉吐气的表情

流年似水 纪念馆里

锄头是一种启示

它让人们思考

如何像打磨锄头那样

经常打磨自己

像锄刃那样磨出血磨出魂

在铁锈中剔出钢

于懦弱中亮出骨头

用锄头与丑恶抗争

铜号

纪念馆展柜里

一只铜号昂起头

你能听到它的澎湃

土地一样的肤色

嘹亮的声音便是泥土的呐喊

铜号盛开在苦难岁月

曾卷起红色风暴

打碎旧世界的形象

有革命者的气概

号声奔涌而来

又缓缓退去

充血的金属喉咙

浓缩了中国人的怒吼

凭借一腔丹田之气

呼唤惊天动地

把阳光从云缝散播下来

把流血汇聚成奔涌的洪流

为后人铺平幸福的未来

号声拼尽生命吹出

阴霾会刺破它的躯体

流血更是一种常态

勇士们前仆后继

成为血 岩浆和旗帜

百年后仍然如歌如泣

在漫山红遍的大地

再次踏响它的行板

我们一遍一遍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