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既经典又畅销的文学作品,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作者写孤独的吴摩西为了找寻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走出延津。百年后,养女的儿子也为了找寻“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刘震云运用声音的叙事技巧,探索孤独的个体总在不停寻求人生的自洽。
书中提到,十里八乡的人“呼啦啦”聚集到秦曼卿与杨百业的婚礼现场,忽然土墙倒塌,老婆婆的腿“咔嚓”折断,喧闹中,新娘秦曼卿下了花轿。她站在条凳上,望向杨家那几间脏乱不堪的屋子,心凉了半截。看着新郎杨百业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对她傻笑着,乐器的欢快节奏里,秦曼卿一言不发,静静地流下两行泪水。动与静被刘震云编织成网,捕捉了秦曼卿内心细微的音波。
刘震云借由声音的高低描述,替孤独的人物找寻活着的意义。书中描写既是卖醋商贩又是喊丧者的罗长礼,平时个头不高,一喊丧声音高亮,个头仿佛也跟着长高了。丧事时他仰着脖子一声长喊:“有客到啦,孝子到位啦。”人从去世到出殡有七天,七天喊下来,罗长礼“嗓子不倒”,依旧响亮高昂。但是,罗长礼平时走街串巷吆喝“打醋咯!”声音却低沉了许多,远不如喊丧般“如虎啸山林”,似乎带着漫不经心,以及对生计奔波的无奈。从低声为生计的吆喝到高昂为价值的喊丧,罗长礼找到生活苦闷的宣泄处。
书中说到,少年时期的杨百利和牛国兴可以把有影的事、没影的事搭起来。比如牛国兴说,厨子老魏近一个月总是唉声叹气,杨百利回道是因为老魏有一次夜游遇到白胡子老头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他就开始叹息,牛兴国拍手叫好。说话的声音是真实的,故事是半真半虚,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少年们在虚幻与真实的声音里共鸣了,也开启了人生孤独的救赎旅程。
书中,作者用动静、高低、实虚的声音,描写人物特点,讲述着琐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百态。
(余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