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惠东坡的常州情

□孙树龙

2024年08月11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东坡寓居惠州期间,友人钱世雄曾派专人到惠州送信问候东坡。 AI制图 伍丁群

东坡寓居惠州期间,友人钱世雄曾派专人到惠州送信问候东坡。 AI制图 伍丁群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至宋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苏东坡寓居惠州不足千日,但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却深刻且绵长,东坡文化已深深嵌入惠州的城市气质之中。

去年初秋时节,我从江苏常州独自来到惠州,寻访东坡在这里的遗址遗迹。抵达时已是晚上11时,我依然兴奋不已,在西湖边走上一段,与夜钓者交谈,试图走近东坡、走近这座古城。次日一早,我来到白鹤峰上的东坡祠,两位工作人员说此前一天正是东坡仙逝之日。他们听闻眼前的“苏迷”来自常州,分外热情,迅速找来景点的金牌讲解员。

东坡寓惠时,他时常情不自禁地想起远在常州宜兴县的家人。初到惠州不久,就到了除夕,东坡重书《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20年前,东坡受命到常州、润州赈灾,在常州东门外泊船过了除夕夜,并写了这首诗,其中的“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备受常州人的喜欢。这次在惠州守岁,东坡把“多谢”二字写成“只有”,或许是笔误,又或许是东坡故意而为之,以表达当时浓郁的思念之情。

程之才,字正辅,是东坡母亲程夫人的胞侄,也是东坡姐姐的丈夫。东坡被贬到惠州不久,程之才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这是宰相章惇想利用程之才与东坡有宿怨而设下的借刀杀人的毒计。没想到二人摒弃前嫌,格外亲切,程之才给东坡带来了很多便利,别后不久,东坡就从嘉祐寺搬回合江楼居住。程之才是朝廷命官,东坡多次请他给常州宜兴县的家人写信,在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即将到汴京接受职务差遣之际,东坡请程之才“宜兴一书,烦为入一皮角递”“此书告为便发,庶速得达也”。

常州晋陵县人钱世雄,字济明,自宋熙宁四年(1071)起与东坡相识相知40年。东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钱世雄却始终不离不弃,持续给予东坡精神和物质上的许多帮助。特别是东坡寓居惠州期间,二人交际频密、感情日笃。孔凡礼所著《苏轼年谱》记载,宋绍圣元年(1094)十一月,钱世雄就派专人到惠州送信问候东坡。宋绍圣二年(1095)正月里,钱世雄托吴复古带书信给东坡,并派专人送来东坡“极欲所得”的白术。

同年春,东坡致信程之才:“苏州钱倅(指钱世雄)差一般家人,又借惠力院一行者契顺,来与宜兴通问。万里劳人,甚愧其意。”钱世雄两次“万里劳人”,特地送信送物给东坡,东坡也分别托钱世雄家人和行者卓契顺带信给钱世雄。其时,东坡面临着“近来亲旧书问已绝”的险恶政治环境,钱世雄“专人远辱书,存问加厚”,这让东坡感慨万千,盛赞钱世雄“高义凛然”。曾与东坡同朝为官的常州晋陵县人邹浩写有《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诗篇,记录此事,礼赞钱世雄的君子风范。

东坡回信钱世雄,请他帮助在常州宜兴县的苏迈、苏迨,“两儿子曾拜见否?凡百想有以训之”,一如儋州获赦北归后将买房、租房甚至后事全部托付一样,早就把宜兴的家事都托付给了钱世雄,可见东坡对钱世雄是何等的信任。

东坡北归途中,时常想起惠州的人和事。在《与钱济明十六首·其九》中,东坡写道:“旧有诗八首寄之(守钦长老),已写付卓契顺,临发,乃取而焚之”“今录呈济明,可为写于旧居,亦挂剑徐君之墓也”(挂剑徐君之墓,意指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守诺诚信),东坡念念不忘卓契顺这位古道热肠的行者,询问钱世雄“契顺又不知安在矣”。可以想见,东坡北归到达目的地常州后,一定期待在“顾塘迎坡”的人群中发现让他牵肠挂肚的卓契顺。东坡定居常州后,钱世雄陪侍左右。七月十二日,东坡在病中给钱世雄书写了在惠州创作的《江月》五首,把惠州的江月留在了常州。

现如今,惠州、常州传承弘扬东坡文化的交流不断,收获多多。去年春天,“腹有诗书气自华——惠州市博物馆馆藏苏东坡文献史料特展”全国巡展首站就来到常州,受到了常州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期待东坡居惠期间的常州情不断延续下去,两地携手研究和弘扬好东坡文化,涌现更多成果,常惠两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