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改革(粮食)系统深化改革,推动粮食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法治保供给 守护粮食安全

2024年10月16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市储备军粮供应公司恒温库项目落地式浅圆仓。

市储备军粮供应公司恒温库项目落地式浅圆仓。

    仲恺高新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中心成品粮仓。

仲恺高新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中心成品粮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这为新时期深化粮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今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

当前,全市发展改革(粮食)系统积极贯彻落实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修订完善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粮能力建设;新建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储备库,持续增强科技储粮能力;抓好粮食储备安全,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推动粮食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积极贡献。

依法治粮

修订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深化管理模式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粮能力建设,是深化粮食安全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施,推动我国粮食安全从政策性治理向法治化治理转变,为推进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

护好地方粮食储备防线,离不开法治护航。同日,我市新的《惠州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施行,该管理办法更加适应市级储备粮管理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市级储备粮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地方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级储备粮是市政府调节本区域粮油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储备,也是维护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重要防线。

“新版管理办法具有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实现了对市级储备粮形成全过程闭合回路管理。”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管理办法设7章,共45条,进一步明确了市级储备粮的运作主体,调整了市级储备粮收储(轮换)入库验收确认制度,规范了市级储备粮收储、销售、轮换的交易方式,完善了市级储备粮承储企业的确定方式,精简了市级储备粮减储、退储规定。

新版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保障了我市粮食安全。例如,管理办法规定,市级储备粮由市直属国有粮食企业承储,需要委托其他具备条件的粮食企业承储的,应当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确保粮权主体牢牢把握在市政府手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改革市级储备粮管理模式,以静态轮换为主,自主轮换为辅;主要由国有粮食企业储备,确保“粮权”归政府所有。目前,市级储备粮国有承储企业有3家,承储规模占市级规模超95%。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储备粮管理模式。”该负责人表示,市发展改革(粮食)系统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涉及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推动建立科学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去年以来,我市不仅出台了新版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还制定了《惠州市市级储备粮轮换底价定价机制》《惠州市市级储备粮油损失损耗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推进制度管粮管储管人,为惠州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科技储粮

采用绿色储粮新技术,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的市储备军粮供应公司看到,一栋栋高大整齐的大圆筒鳞次栉比,其为“浅圆仓”,是该公司新建的恒温库项目。在近40米高的浅圆仓内,储藏的稻谷平整且干燥,飘散着阵阵稻香味,能达到这样的粮食储存标准,离不开浅圆仓的科学设计。

市储备军粮供应公司总经理黄道明介绍,市粮食储备直属库恒温库项目共有落地式浅圆仓7栋,采用粮情监测、机械通风、氮气气调和谷物冷却降温、空调控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具有进出仓机械化程度高、储粮效果好、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市粮食储备直属库恒温库于今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进行入粮试运行,其建成投入使用是提升我市粮食储备和应急能力的一个缩影。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粮食仓储基础设施是关键。

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等县(区)新建的一批设施先进、高效智能的粮油储备库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全市高标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粮食仓储水平显著提升。

在提升仓储能力的同时,我市还持续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所有储备粮(油)承储均能通过“广东省粮食和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开展业务,各储备库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实现了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全覆盖。

坚守安全

粮油应急保供体系覆盖全部乡镇街道

在国庆假期期间,位于市区马安的文头岭农贸市场人来人往,肉类商品销售火爆。记者看到,猪肉品种、价格较平日没有明显变化,据了解,每到重要节假日期间,我市将视情况投放储备肉,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等生活必需品的安全供应水平是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优化市场价格监测,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建立粮油价格周报、季度监测分析制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早预警预测,及时释放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信号,稳定市场预期。

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发展改革(粮食)系统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目前在全市布局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储运企业、加工企业等各类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超100家,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部乡镇街道的粮油应急保供体系。

在建立应急保障体系的同时,我市还不断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创新监管措施,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执法检查,充分运用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平台开展穿透式监管,有效防范粮食流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储备粮数量足额、储存安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改革潮涌风满帆,奋楫前行正当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接下来,全市发展改革(粮食)系统将聚焦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增强储备实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抓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任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