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小星山岛

□张伟棠

2024年11月03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每年夏天,我都会到双月湾住上几天。

那里有柔软的沙滩,光着脚走在细沙上,感觉精神抖擞;那里有温柔的大海,穿着泳衣畅游在舒适的海水里,一切烦恼抛诸脑后;那里有著名的港口,坐在海边餐厅品尝丰富的海鲜,十分惬意;那里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热情好客的渔村居民、令人感动的英雄故事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多少人向往蔚蓝的大海,向往那宽广的胸怀、奔放的豪情;多少人喜欢鲜美的海鲜,喜欢那清新的嫩滑、繁多的品种。

一家老少,来到港口,游泳、玩沙、品海鲜,每次都回味无穷。

三五知己,来到港口,逛街、购物、看海龟,大家都流连忘返。

同学朋友,来到港口,游船、登山、观海景,个个都兴高采烈。

每次来到双月湾,都是一趟荡涤心灵的旅途。

每次来到双月湾,我都会登上大星山。站在瞭望台,举目远眺,左边红海湾、右边大亚湾,就像两个月亮背靠背、静静地迎来送往。

我会长久凝视远处那朦胧、充满神秘色彩的小星山岛,那里虽然无人居住,却有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

我十几岁的时候,看了电影《南海长城》,才知道港口不但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还是一个英雄的古镇。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港口处于红海湾与大亚湾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

1962年10月7日,出海作业的渔民在小星山岛附近发现了一艘印着特殊字样的橡皮艇。当时港口民兵连有100多人,但大部分民兵正在修建国防公路,只留下22人。

时任港口民兵连连长张苞一声令下,22名民兵分别登上两艘机帆船直扑小星山。

张苞是东江纵队转业的老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而其他民兵从没参加过战斗,张苞深知责任重大,但他义无反顾。

他们登上小星山岛后,在半山腰和武器精良的敌特分子发生了激烈战斗。在战斗中,张苞、徐景松、马德强光荣牺牲。

经过1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最终以歼敌3人、俘虏9人、缴获一大批武器物资的战绩大获全胜。

这次战斗创下新中国成立后民兵独立作战取得全胜的成功战例。

1964年8月,港口民兵连被中共中央原中南局和原广州军区授予“英雄民兵连”荣誉称号。

港口英雄民兵连的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工人纠察队,1958年改名为“警卫连”,1961年才改名为“港口基干民兵连”。

这次战斗洗礼,让这支队伍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一直以来,港口英雄民兵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不断为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为祖国的海防建设不遗余力。

现在,港口英雄民兵连在连长李伟美的带领下,肩负起保家卫国责任的同时,在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有和平年代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有今天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