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走访了博罗县横河镇花园村杨梅小组,这里只有五十来户人家,人口仅三百多人。人口虽少,但因其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和文化深厚,引来不少文人和游客探访。
杨梅环境清幽,宁静祥和,缓缓流淌的清澈小溪,穿村而过。它藏在群山怀抱之中,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房子基本上是常见的青砖黛瓦结构,错落有致,具有典型岭南民居建筑风格。这里古建筑遗存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有300多年历史的罗氏宗祠,建于清末民初。祠堂坐南朝北,是一座比较常见的设上厅和前厅的祠堂,门口两边方正的石墩平稳、光滑。走进大门,就是岭南宗祠固有的天井,天井不大,也就两三平方米。
这里以罗氏家族为主。据传,当时,当地有这样一个方圆几十里家喻户晓的人物:罗荣光。他是一个读书人,学识丰富,能说会道,善辨事理,人称“状师爷”,相当于今天的调解员。据传,经他打过的官司,赢的一方敬佩得五体投地,输的一方也是心服口服。村上若是谁有纠纷、纷争,都会找上门来,请他出面说理和调解。经他调解和解决的邻里纠纷,大家都没有异议和争议。他的名气因此也越来越大,一传十、十传百,邻近的湖镇、响水等圩镇的人都请他去调解纠纷,而且是抬着轿子来请,罗荣光一时传为佳话。
或许是受了罗荣光的影响和熏陶,本族的人历来都很重视读书,考取功名。
这里有个后山,被当地人称为“羊食谷”。因为有后山、古建筑、祠堂、鱼塘(或河流)和耕地,是迁徙一族建筑的基本构成模式,寓意天圆地方、天地人和谐。山上树木高大,丛林密布,植被完好,生态原始。本族人刚来这里居住时,山上野兽很多,经常在夜晚下山来捕食牲畜、家禽,还偷吃村民的瓜果、粮食等,“羊食谷”一名由此得来。
此地融合了古代建筑历史、现代人文元素,加上村庄古朴、宁静和秀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杨梅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家家户户种上白马山茶、松树、南洋楹等,收入不断增加。如今的杨梅小组,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有好几户人家已经盖起了五六层的新房,美丽乡村更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