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人在陂头神村游玩。(资料图片)
“妈妈,在石头上画画好好玩呀!”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博罗县公庄镇陂头神村都会迎来一波亲子游玩小高潮,家长带着孩子前往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乐趣。这是“百千万工程”在陂头神村走深走实的真实写照,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陂头神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陂头神村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通过农文旅融合激活振兴“新引擎”,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村集体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从2023年的43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7万元。
资源优势转为农文旅产业
陂头神在公庄河畔,土地资源丰富,田园风光优美。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该村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多次深入调研,并充分考虑村情民意,明确了以农文旅融合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谋划了一系列产业发展项目清单。
“公庄朋友圈”生态旅游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集生态、健康、休闲、亲子、农耕等于一体,自开业以来受到游人的喜爱。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总是人气旺盛,带动陂头神村的乡村旅游热了起来。该生态乡村旅游项目的运营发展,不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岗位。项目建成营业后,还带动周边的餐饮、民宿等行业发展,带旺了更多乡村旅游行业。如今,村里的农家乐多了起来,村民钱包也鼓了起来。
农文旅融合是陂头神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更是该村在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该村大力开展绿美行动,见缝插绿种植树木,打造了6.5公里环村绿道,构成完整的绿色生态路线;将历史遗迹八甲神纪念碑、御史黄大铭故居和下马石、吉水围古村落、春秋古编钟广场等串联起来,连成了一条“古色”路线,成为文化旅游名村访古寻踪的人文之路;连接博东县政府旧址、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杨梅水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形成一条红色旅游路线……除了“公庄朋友圈”外,该村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成功打造了“古色”“红色”“绿色”多色旅游路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极大推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
流转学校旧址建游客中心
陂头神村还积极推动桔子市场升级改造、生态园设备增设及亮化提升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该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木制加工厂、龙眼休闲公园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落户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陂头神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通过推广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环保产业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目前,该村正计划流转公庄一中旧址建设游客中心,建设大沥编钟遗址公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链。同时,计划对示范路进行延伸亮化、建设农副产品特产店,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公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