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掀起新一轮乡村绿化热潮,今年拟植树5.6万株

“七彩蝴蝶”落潼湖 “一路繁花”美沥林

2025年03月19日惠州日报仲恺新闻
字号:T|T
    植树活动现场,大家相互配合共同为大地添绿。

植树活动现场,大家相互配合共同为大地添绿。

春风拂绿,万物竞发,正是绿化造林的好时节。3月14日,潼湖观洞湖森林公园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远处,群山环抱,绿水绕流;近处,一块写着“我为全运种棵树,添彩绿美新仲恺”的横幅高挂,各区属及驻区单位的红色大旗鲜艳夺目。“生态绿”与“热情红”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美景。这是仲恺高新区2025年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暨三级林长植树活动的现场。

在第47个植树节期间,仲恺高新区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掀起新一轮乡村绿化热潮。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4场,建设了一批亲子林、人才林、企业林、青年林、先锋林、双拥林等主题林,参与人数近2500人,种植各类苗木超2万株。

“七彩蝴蝶岛”占地23亩

“你来挖坑,我来扶苗”“你负责培土,我负责浇水”……当天的活动现场,大家手握铁锹,挥汗如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很快就完成了树苗种植。约250人共同种下凤凰木、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火焰木、簕杜鹃等1500余株树苗,共同为大地添上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

据了解,仲恺高新区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基地占地约23亩,基地外形神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该区巧妙运用分区布局,精选了一系列适宜生长的景观树种,如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火焰木及簕杜鹃等,同时融入适应性强的落羽杉、荷木、枫香和台湾相思等树种,进行分区种植。此举旨在精心打造一个绚烂多彩的“七彩蝴蝶岛”,通过巧妙结合花色与常绿植被,构筑一个既色彩斑斓又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空间。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已在观洞湖森林公园开展了3次义务植树和认种认养活动,建设3处义务植树基地。通过对水库环库路边和水滨带适宜造林绿化的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搭配种植凤凰木、宫粉紫荆、水翁、蓝花楹、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等景观树种,强化水土保持的同时,与岛屿等重要生态节点联通融合相互呼应,逐步形成功能完善、景色优美的滨水绿美生态景观。

除了潼湖观洞湖森林公园主会场,仲恺高新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仅活动当天,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组织义务植树活动25场次,约1500人参与,种下乔木5000余株。

乡村绿化景观带总长18公里

过去一年,仲恺高新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发动、部门协同,推动乡村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区已投入资金840.77万元,完成种植乔(灌)木53312株,成活率达99.23%,乡村绿化成效初显。2025年,全区的种植目标任务为5.6万株。

“今年,我们将聚焦城乡绿化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县镇村绿化提升工程,与‘百千万工程’紧密衔接,以典型镇、典型村为重点,精心打造一系列绿美示范带、示范点、绿美庭院、最美乡村路、最美村居等。”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农村工作局林业工作组负责人李成全介绍,按照市委组织部乡村绿化工作要求,该区还将打造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绿化景观带,构建“生态、人文、产业”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样板。

据介绍,该乡村绿化景观带位于沥林镇,以“一路繁花 绿富同‘兴’”为主题,覆盖钱塘路、丹溪路、战备路、迭企路等8条主干道和5个村,总长约18公里。将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展开,通过提升绿化覆盖率、优化林分结构、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逐步形成以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屏障和美丽庭院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网络。现阶段在已完善的生态绿化配套基础上,正重点打造村口景观、桥下公园、美丽庭院等,未来还将全线贯穿潼湖镇三角梅花海,并利用沿途边角地完善绿化布局。

不仅如此,该区目前正积极实施一系列植树造林计划。依托桉树改造财政奖补政策的优势,大力推广种植优良乡土阔叶林树种和珍贵树种,计划年内完成林分优化2000亩以上,新造林抚育1500亩,封山育林1000亩。

仲恺高新区将持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加强日常巡护和抢救复壮工作,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和违法迁移行为。年内计划修复复壮10棵以上古树名木,使它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

此外,还将扎实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分批次对观洞湖森林公园进行配套服务、绿化景观功能的建设和提升,不断强化康养文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打造完成后,这些示范点将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亲近自然、享受绿美成果的新场所。仲恺高新区将充分发挥这些示范点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激发全区城乡绿美生态建设的潜力、活力,绘制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群众乐的优美画卷。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黄希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