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民俗文物馆文创产品上新

将古建筑元素开发为文创产品推向市场

2025年03月26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貔貅瑞兽抱枕原型为黄氏书室建筑石墩——辟邪兽貔貅。

貔貅瑞兽抱枕原型为黄氏书室建筑石墩——辟邪兽貔貅。

    黄氏书室大门前的花鸟砖雕成为“鹤禧”充电宝设计元素。

黄氏书室大门前的花鸟砖雕成为“鹤禧”充电宝设计元素。

貔貅抱枕、门神冰箱贴、仙鹤充电宝……拿起文创产品,在手里“把玩”一座清代书室。近日,记者走访我市东江民俗文物馆发现,该馆全新上线五款主题文创产品,将古建筑元素开发为文创产品,以更贴切的方式推向市场。

五款新文创上线受欢迎

位于惠城区环城西路的东江民俗文物馆,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间,其建筑主体为始建于清道光22年(1842)的黄氏书室。黄氏书室面积约1500平方米,为阔三间、深三进的惠州地区典型明清祠堂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历史价值,于2015年被评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东江民俗文物馆在保护文物基础上,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试水文创开发,相继开发出书签等文创产品。今年春节前夕,东江民俗文物馆携手广州一家文创科技公司,围绕黄氏书室的建筑元素,开发出五款全新文创产品,甫一上架,便受到市民游客好评。

“丑萌丑萌”的貔貅瑞兽抱枕,让人忍不住多拿捏几把。这抱枕的原型为黄氏书室大门两侧建筑上的构件石墩——辟邪兽貔貅。貔貅为狮形、有角、有翼,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神兽,象征着“仁”与“瑞”,古人相信它能招财聚宝、带来好运。这一款抱枕,将貔貅这一瑞兽形象卡通化,使其显得奇趣可爱。

黄氏书室大门的门神郁垒、神荼,成为“包捞门神”冰箱贴的设计灵感。东江民俗文物馆讲解员介绍,在门上张贴门神,是我国的传统民俗。郁垒、神荼是黄氏书室大门彩绘门神,将其威武形象摇身一变成为小巧玲珑却又不失神韵的冰箱贴,可以让人们贴在家里任何一个地方,不仅寓意护佑平安,还能“包捞”(广东方言“肯定、稳赢”的意思),蕴含平安喜乐的兆头。

记者看到,黄氏书室的门神图案还被制作成一对雕版,以红花梨木为材料,其木质细腻而坚实,色泽温润且沉稳,经由匠人悉心雕琢,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息,供到此参观的市民游客体验雕版拓印乐趣,同时还可以把拓印作品带回家。

推动古建筑焕发新魅力

黄氏书室内的祥龙图样壁画,则“搬到”了“麟行东江”茶趣集茶具上。麒麟被视为祥瑞之兽,寓意着祥瑞如意、祈福消灾,在惠州广受欢迎。“麟行东江”茶趣集茶具灵感源自黄氏书室壁画与东江流域的祥瑞之象,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灵动麒麟。杯身圆润,杯盏精巧,捧于手中,仿佛能感受到东江之水的温润流淌,在茶香袅袅中与亲朋好友共赴一场精神茶会。

此外,黄氏书室大门前的花鸟砖雕,成为了“鹤禧”充电宝设计元素。仙鹤自古是祥瑞象征,“鹤禧”充电宝融合黄氏书室精美的建筑元素及数字民俗互动体验,既文艺又实用。讲解员向记者介绍,“鹤禧”充电宝外观松鹤花鸟环绕,承载着“松鹤延年”“喜上眉梢”之愿,每一次电量的补充,都仿佛是文化能量的注入,也寓意东江之畔的祥和之气随身相伴,时刻为生活“充电”。同时,充电宝显眼位置印有东江民俗文物馆互动程序二维码,使用者扫码后,可以“云游览”虚拟展厅,还可以参与知识互动问答、门票打卡领取纪念品等,就像随身带着一座博物馆。

东江民俗文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氏书室这座清代祠堂,沉淀着东江流域的历史风华,藏着传统民俗的古朴雅致。这一批新上线的文创产品,通过展示、交流等方式,渐渐走近市民大众,让古建筑焕发新魅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