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澳头湾“一轴一带五片区”建设,带动渔村及老城区协同发展;举办妈祖诞、大王爷节等非遗民俗活动,充分展示渔家文化与滨海风光;改造8个老旧小区,提升居民幸福感……日前,大亚湾澳头街道办事处主任谢培飞做客“惠民在线”论坛,就“情系澳头百姓,用心构筑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与网民交流。“当前,街道正围绕建设滨海中心城区的发展目标,深入挖掘澳头的特色资源,推动渔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努力提升街道的整体形象与综合实力。”
提升人居环境带旺旅游发展
澳头街道地处大亚湾中心区,辖区内有93个岛屿,海岸线长33公里,滨海资源丰富。近年来,澳头街道以完善城区中心服务职能,打造滨海特色高品质“城市客厅”为主题,利用海洋资源,科学制定渔港建设总体规划,打造高水平渔港经济区;通过实施澳头湾“一轴一带五片区”建设,带动渔村及老城区协同发展,解决产业活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有网友表示,日前在澳头小桂绿道游玩时,发现有些地方还未开发建设,目前澳头对滨海岸线有什么发展规划?谢培飞表示,街道目前成立了澳头滨海岸线整体提升工程工作专班,将十公里海岸线、十平方公里腹地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具体而言,澳头将构建新城人居片区、综合服务片区、老城生活片区、原乡生态片区、荃湾配套片区等五个片区,探索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日后海鲜街、金门塘码头等周边交通布局不仅会优化,还会建成龙海桥、滨海公园二期、商业广场等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游客休闲娱乐区。此外,街道也高度重视渔村自身发展,包括串联衙前、大涌、金门塘三个乡村,连片规划滨海乡村旅游路线。支持东升村集体发展“民宿+餐饮”滨海经济,将东升村打造成为海岛旅游胜地。
澳头有着悠久灿烂的渔家文化,维系着村民的乡愁。近年来,澳头街道深入挖掘渔家婚嫁、大王爷节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并引进文旅企业共同开发文化资源,推动渔家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如前进村挖掘妈祖诞、渔家发饰等传统特色文化,培育文化新业态新产品,修缮天后宫公园和村内道路硬件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带旺旅游产业。
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居民关心的大事,街道目前的改造计划和进展如何?谢培飞表示,澳头街道制定了老旧小区改造整治计划表。目前,已经完成沙田花园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其余纳入改造计划的小区也正陆续开展施工。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村庄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街道积极推进乡村绿化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实施“百千万工程”,组织开展植树活动,去年种植树木7763株,今年计划种植苗木6218株。在典型村培育过程中,澳头街道注重环境整治与提升,如衙前村开展老旧客家民居拆除及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场地铺设、花槽建设等;衙前绿道配套休憩点建设,通过铺设草皮、砂石,添置绿植,开展集装箱美化作业等美化环境。
与此同时,澳头街道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引导村民进行庭院改造,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见缝插绿栽花种树,打造各具特色的庭院景观。如今,在衙前村,随处可见村民装扮得姹紫嫣红的小花园。在妈庙村,一家苏姓村民凭借对花草的热爱,将房前屋后打造成错落有致的盆景庭院,并依托庭院经营私房菜馆,2023年还被授予“澳头妈庙村微型植物园”等称号。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