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全力冲刺筑通途 项目攻坚启新程

2025年03月26日惠州日报龙门新闻
字号:T|T
    在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S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路基工程建设完成率达95%。本组图片 通讯员龙融心提供

在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S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路基工程建设完成率达95%。本组图片 通讯员龙融心提供

    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X219线沙迳至麻榨段,21公里骑行绿道初见雏形。

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X219线沙迳至麻榨段,21公里骑行绿道初见雏形。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建设热潮在龙门大地涌动。在龙门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上下游产业项目引进42宗;在永汉镇,广东建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项目、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建设稳步推进,力争今年投产;另一头,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迎来新突破,S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正向“基本达到通车条件”这一目标全力冲刺。

当前,龙门聚焦“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让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在龙门落地生根。同时,完善重大项目推进专班运行机制,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龙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全力冲刺

最美旅游公路首段完成沥青摊铺

近日,S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首段2000米沥青路面完成摊铺,意味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建设迎来新突破。同时,6宗省、县道项目整体施工进度也接近80%。

作为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关键路段,S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29.8公里道路施工昼夜不息。“当前这一省道项目全面推进路基、桥涵、路面等部分工程施工,总体完成率已达75%。”中建五局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项目总工程师师晓飞介绍,目前安排近千名建设者实施24小时轮班制施工,七段高边坡全面转入支护攻坚,七座桥梁建设完成70%,路基工程建设完成率达到95%。按当前日均推进路面的速度,项目正全力冲刺“基本达到通车条件”这一目标。届时,这条交通要道将极大提升区域路网通行效率。同时,该省道全线扩宽,新增设26.76公里骑行绿道,与增江竹畔、鳌溪大榕树两大主题驿站形成“快旅慢游”闭环。

在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X219线沙迳至麻榨段,21公里骑行绿道初见雏形,如丝带般在增江河畔蜿蜒,与古建筑群、竹林、青山绿水相映成趣。“X219线路基边坡、路面水稳摊铺、桥梁工程建设分别完成70%、87%、88%,建成后将串联沙迳碧道驿站、香溪堡石湾驿站等三大主题驿站与多个旅游景区,成为辐射沿线产业带的黄金走廊。”龙门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温永生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持续保持冲锋态势,狠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做到质量、安全与进度并重。

随着最美旅游公路建设的大力推进,龙门正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这条公路巧妙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两大名山,途经龙门县麻榨、永汉、龙华等多个乡镇,涵盖1条国道、1条省道、5条县道以及13个驿站,串联起200多个景点,将自然风光、主题驿站、古村落等美景尽收其中,将真正让“山水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目前,最美旅游公路(龙门段)13个特色驿站中,5个新建项目启动主体建设,8个改建项目将陆续动工。这些驿站建成后,游客可体验“车行画中、驿站即景点”的全新旅游方式,通过路侧经济带、慢行系统等特色设计,为龙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项目推进

建鸿新能源汽车项目年中试产

龙门县永汉镇是“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也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核心区。近年来,当地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丰富圩镇“内涵”,助力壮大县域经济。

龙门县重点引进的广东建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永汉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近百名工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项目占地150亩,目前50%的土地正在建设,工厂主体建筑钢结构接近封顶,宿舍和仓库建设进度达到80%左右。初步计划今年年中试产,年底正常生产。”广东建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滢介绍,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动化专用车辆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电动车架(底盘)、新能源电动冷藏运车辆、新能源储运罐式车辆三大系列。项目投资总额近10亿元,投产后每年产能预计在5000台以上,年产值15~20亿元,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

龙门县重点引进的还有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项目。项目选址永汉镇锦城村,临近南昆山,总投资约1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较为大型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蒸馏厂。据介绍,蒸馏厂建设项目包括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橡木桶加工厂、灌装厂,威士忌文化艺术展示中心、会员俱乐部、会议中心等,是一个集生产研发、温泉康养旅游为一体的项目。

永汉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容粤介绍,这些项目的落地,将直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拉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助力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服务创新

一个项目一支服务队伍

2025年,龙门县致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新型建材、功能膜新材料、新型储能、医药健康和食品、智能制造6个百亿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构建具有龙门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龙门样板。

惠州龙门产业园区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位于该园区的鑫亚凯立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云松集团,是该集团在华南地区最大生产研发基地,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光学硅油离型膜、光学氟素离型膜、光学保护膜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市场,发展势头强劲。“过去一年,公司销售额增长20%,集团销售额增长18%以上,相信今年会比往年更好。”该公司总经理鹿立松说。

龙门一直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当前,全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累计引进上下游产业项目42宗、总投资超80亿元。今年龙门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功能膜新材料”纳入6个百亿产业群之一,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华南膜城”。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龙门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成立企业服务部,建立“一个项目一支队伍”服务机制,由领导干部包干服务和挂点经办人员“一对一”精准服务,为项目落地登记注册、用地、建设报批等全流程提供“代办制”“包办制”服务。同时,园区管委会主动对接县职能部门,提前配备用地指标、用地规模和林地指标,全面推行熟地出让、净地交付,提前协调解决企业入场建设前临水、临电、生活排污等必备要素,推动工业项目摘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2024年,新开工项目从供地到开工平均耗时仅5.5个月,全市排名第二;新投产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平均耗时仅22.4个月,全市排名第一。

当前,龙门正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将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注册登记、用地报批、建设报批三个工作流程并联同步实施。同时,采取“预审制”“容缺制”“信任承诺制”,全力推动审批提速增效。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