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派镇:“地票承诺”破题 四公园落地

2025年03月26日惠州日报龙门新闻
字号:T|T
    地派镇镇村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摄

地派镇镇村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摄

踏入龙门地派圩镇入口,沿着横穿地派的龙塘公路一路西行,沿途一片片绿地就像大自然随手撒下的翡翠,尽情装点地派的景色。今年植树节前后,地派镇组织300余名镇村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志愿者,种下香樟、桂花、垂叶榕、阴香、三角枫、落羽杉等树苗1100株,以实际行动为绿美生态建设再添一抹绿色。

地派村已签订协议5户

走进地派镇地派村,可以看到该村“颜值”大焕新。2024年,地派镇通过科学规划,在地派村新建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占地约21000平方米的小公园,绿化覆盖率超过70%,生动展现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公园建到了大家心坎里。”地派村党总支书记潘上进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设施匮乏,村民们想找个休闲散步的地方都不容易。

现在,公园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沿江步道蜿蜒曲折,垃圾箱、园灯等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标识清晰直观,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之地,更是亲子活动、绿色出行的绝佳打卡点。

然而,这座公园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近年来,地派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力推行‘地票承诺制’,有效破解圩镇中心区域植绿用地瓶颈问题。”地派镇党委副书记陈欣介绍,“地票承诺制”即是在明确闲置荒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地派镇提供“临时公益绿化占用,集体或个人确有建设需要时无条件腾退”的书面承诺,从而极大化解群众对无偿让地的疑虑,从而顺利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

“地票承诺制”实施以来,地派村累计签订协议5户,完成近10亩绿化,成功建成1处绿美生态小公园、3处休闲公园,圩镇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党建+规划+技术”赋能乡村绿化

时下的地派,追“绿”逐“美”,处处皆景。今年以来,地派镇通过“党建+规划+技术”三维赋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新栽苗木11441株,种植数量暂列全县首位。

“2024年,全镇发动义务植树活动76场,累计植绿2万余棵,动员党员群众等5000余人次参与。同时积极打造‘党建林’‘巾帼林’等主题林,以主题林的形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地派镇党委委员叶鸿坚介绍,当前,地派镇以村党支部为支点,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护林员等各方力量跨区域参与植树。此外,地派镇还结合党群活动日,在各村居开展绿美生态建设活动。

当前,地派镇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原则,依托广东省义务植树平台及惠州市乡村绿化数据平台,摸查全镇可供植绿点,聚焦“四旁”“五边”精准规划绿化区域,细化植绿坐标。因地制宜建成一批绿化景观路、公共休闲绿地、生态景观林。同时还邀请专业园林规划公司为绿化工作提供规划支撑,改造提升现有绿化资源。目前该镇先后投入382万元对黄塘桥、地派桥附近6处绿化进行提升,已完成绿美生态圩镇建设项目。开展植树相关技术培训,建立“种管护”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技术赋能,有效确保苗木成活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徐麒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