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花满枝头。

荔枝果农开展无人机飞防培训。
“这些药不能用,这些杀菌剂可以用,培训很实用!”“无人机果然好用,效率高,还省钱!”……日前,一场聚焦荔枝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技术培训在博罗县龙华镇山前荔枝合作社举行。
博罗各地荔枝已陆续进入盛花期。记者从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获悉,相比去年成花率不足30%,今年荔枝的成花率普遍达到90%。做好眼下的荔枝管理是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除了指导农户做好花期管理,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还加强荔枝管理的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门也未雨绸缪,做好荔枝销售链的铺垫和拓展。
现场
荔枝进入盛花期,五六月可采收上市
“花团锦簇”是记者在博罗县龙华镇柳村村山前村民小组荔枝种植基地看到的场景。沿着种植基地内部道路一直往前,所到之处,每一株荔枝树都开满花,花香扑鼻。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仿佛在向大家预报丰产的喜悦。
柳村村山前村民小组是博罗荔枝的优质产地,种植面积约3500亩。龙华镇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山前荔枝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品种,均已进入开花期,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可以开始采收销售。
公庄镇、泰美镇亦是荔枝主产地。王晓晖是公庄镇荔枝种植大户之一。相比而言,公庄荔枝的盛花期稍微晚些,目前,她家果园的荔枝陆续开花,成花率相比去年大大提高。在泰美镇雷公村,果农林洪欢正在果园内转悠,查看荔枝的成花情况。他家种植妃子笑、桂味、糯米糍3个品种,成花情况都很不错。
作为博罗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荔枝不仅承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也寄托着产业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博罗全县荔枝种植面积约10万亩,主要分布在龙华、泰美、湖镇、公庄和长宁等镇,品种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禾枝以及稀有荔枝品种等。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博罗的荔枝产业取得显著成绩。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大力推动品种改良,优化荔枝种植结构,通过荔枝高接换种提质增效技术,将一些低效品种改造成稀有荔枝品种。目前,博罗稀有荔枝品种种植面积约3000亩,涵盖了仙进奉、无核荔枝、荔枝王等,稀有荔枝品种的生产效益逐渐凸显。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无论是传统荔枝还是稀有荔枝的成花率都很高,综合来讲达到了九成以上,今年荔枝有望实现丰产。”
应对
强管理提品质谋销路
成果率和品质是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荔枝稳产增收,日前,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果品加工流通企业到山前荔枝种植基地实地走访,为果品管理支招,并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和销售渠道对接。
在观察荔枝花穗发育情况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研究员凡超建议种植户既要做好水肥、病虫害管控,还要提前谋划好市场对接,保障荔枝增产的经济效益。为力促全县荔枝丰产增收,农业部门以政策措施引导,种植户以科技赋能生产,省级专家以科学经验支招,护航荔枝生产。以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为例,除了建设冷库保鲜设施和荔枝交易市场,还从去年开始投入3台植保无人机用于科学施肥施药,不仅能大范围监测果树情况,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博罗县还加强对果农的培训。3月20日,博罗县2025年荔枝高质量发展产业技术培训班(第一期)在博罗县龙华镇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举行。此次培训聚焦荔枝生产、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稳定发展。县相关部门人员、农技人员以及荔枝种植大户100多人,一起学习荔枝产业的生产安全知识和无人机在荔枝生产的运用。接下来,博罗还将持续关注荔枝生产,加强对果农的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对荔枝生产进行指导,并做好荔枝销售的准备,助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博罗县积极对接销售市场,有关部门先与销售方对接打通销售渠道;鼓励当地荔枝初加工企业做好荔枝采购的计划,为今年荔枝销售对接做好准备。同时,以荔枝产业为特色,加快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值得关注的是,博罗县大力推进“罗浮山荔枝”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升“罗浮山荔枝”区域公共品牌形象,全方位多渠道宣传罗浮山荔枝。接下来,该中心还将通过加强培训、加快品牌打造、加大宣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荔枝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