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456所学校规范建设心理健康辅导室

2025年07月0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今年,我市将“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确立为2025年惠州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心灵成长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困惑与挑战的高发期。在我市,一场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民生行动正悄然展开。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室规范建设、中小学校10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惠州以专业力量为孩子们撑起心灵的晴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筑牢心理根基。

全面保障

全市中小学校10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截至5月底,我市已经完成456所中心校以上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规范建设,正在推动51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规范建设,预计9月将全部完成预定目标。全市中小学校已经10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组组数据表明,我市正精心编织一张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为儿童青少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走进惠城区翠竹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丰富多彩的心理游戏道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安全的氛围。这里是孩子们心灵休憩的港湾,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绪与困惑。

同时,每间心理辅导室都有专(兼)职心理教师值班,确保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随时找到心理教师倾诉心声。“很多时候,孩子们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而我们在这里,就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一位值班心理教师说。除了日常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辅导室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与人际关系处理。

在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的过程中,我市注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指导。

“与以往相比,我们对中心校以上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建好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室,还要强化心理教师队伍,提升服务质量。”惠州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科负责人介绍,“对于缺少专职心理教师的小规模学校,加强兼职心理教师的培养,并通过构建大中小学心理育人共同体,鼓励与周边学校资源共享,确保心理健康服务覆盖到每一个孩子。”

通过动态调整与资源优化,我市逐步形成了“以中心校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格局,让优质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

师资护航

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实现10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招聘专职心理教师时,严格要求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兼职教师则从学校内部选拔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且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

我市为每所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对暂时难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选拔具有心理学基础和工作热情的兼职心理教师,并为其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市教育局经常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今年上半年,已组织6000多人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理辅导技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测评结果运用、心理课程设计、家校共育等多个方面。在培训中,教师们不仅学习了前沿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等环节,掌握了实用的辅导技巧。

在情景模拟案例中,一位14岁女生因沉迷手机与父母频繁产生冲突。教师们现场演练“非指责性提问”技术,向家长提问“如果孩子能自主管理学习,家庭氛围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家长反思控制行为。同时通过“第三方视角”询问学生“若父母完全信任你,他们会有什么改变”,帮助学生表达被倾听的需求。

此外,我市还通过青年教师大赛、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能力大赛等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励他们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心理健康辅导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完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依据广东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规范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惠州日报记者蓝斐菲 通讯员袁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