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新圩镇花果村拓宽思路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2025年07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花果村下洞片区新引进的项目即将投产。花果村供图

花果村下洞片区新引进的项目即将投产。花果村供图

“石桥流水、小径古树、白墙黛瓦……月亮桥村内步步皆景,绿道、游客咨询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去年,惠阳区新圩镇花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果雄赴浙江跟岗锻炼,杭州临安区月亮桥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月亮桥村地处天目山南麓,依托地域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村民更是过上了诗意般的田园生活。这种“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对花果村有无借鉴意义?

“花果村有山有水,自然风光优美,虽不像月亮桥村一样毗邻著名景区,但周边有深圳、香港、东莞等大都市,蕴藏的发展潜力不言而喻。”“取经”回来后的叶果雄,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花果村“沉睡”的潜能唤醒。

“要让花果村蝶变,就要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村“两委”干部会上,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突破口就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花果村有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河,属于横岭水支流,当地称螺陂河。因为长期疏于管理,河道淤积,遇到涨水两岸农田就被淹,一到旱季就断流,河岸两边杂草丛生,垃圾堆积,不仅破坏了村容村貌,更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

叶果雄首先向困扰已久的“臭水沟”开刀,积极争取资金,广泛动员群众,加强河道清淤及河堤绿化。现在,河道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水清、河畅、岸绿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夏天前来玩水、划竹筏的人越来越多。

趁热打铁,花果村紧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机遇,修桥、铺路、建停车场……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步步改变着村庄的面貌。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自然的生态美景,淳朴的村落气息,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花果村的美。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众多自驾游爱好者慕名前来,带动了越来越多村民投身旅游服务业。

去年,村民朱达雄父子在家门口创业,凭借做烧鸡的老手艺开起了“花果山休闲驿站”,主打荔枝柴烧鸡和窑鸡,生意红火。“每天都会接到好几拨客人的预订电话,碰到团建客户时还得找帮手。”朱达雄说,休闲驿站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能让他照顾家里的生活。

叶果雄告诉记者,以前花果村环境差、发展慢,很多村民都外出发展,在镇上或者大城市安家就业。近年来,随着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有村民回村建房,选择在乡村生活。

“继续坚持‘上洞+文旅’‘下洞+工业’的发展模式,促进村民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说起花果村今后的发展,叶果雄思路清晰,“盘活下洞片区留用地,引进工业项目,行政村及村民小组以资源入股;盘活厚福龙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打造‘酒店+民宿+娱乐’的文旅综合体……”

目前,花果村的发展思路正逐步落实,下洞片区新引进的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投产后每年可为村组带来约400万元的收入,上洞片区的文旅综合体项目现已进入设计规划阶段。花果村的未来,值得期待。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实习生骆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