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扫码了解乡村信息。
漫步于惠城区汝湖镇的村、社区,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这里多了一些崭新的地名标识牌,牌上还有二维码,游客不仅能获取导航信息,还能了解村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一码尽知,让从前的进村问路变成入村循景。
“乡村著名行动”是为全面加强乡村地名建设的社会活动,由民政部部署展开,旨在通过科学命名和文化传承,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汝湖镇是广东省首批“乡村著名行动”重点镇之一,也是我市唯一一个示范点,自2024年以来,该镇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系统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与文化赋能,完成761条道路命名、190块二维码路牌设置,挖掘15个地名故事,实现地名信息入库上图,推动地名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扫码路牌就能获取周边服务信息
漫步乡村,美景比比皆是,村里整洁舒适,村道基本实现了硬底化,然而一些村道虽已建成,但目前仍没有地名标识,只有村民才知道哪条路在哪里,游客到了村里弄不清楚地名;还有一些村(社区)道路没有路名,导航上显示为无名路,每每碰到这种情况,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就手足无措。地名标识影响着游客的游玩体验,也影响村(社区)的物流运输,一些快递也会因无地名标识而无法送达。
“乡村著名行动”势在必行。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乡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地名也呈现出新特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23年7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广东省民政厅统一规划、精心布局,在全省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工作,汝湖镇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广东省首批“乡村著名行动”重点镇。
“我们争取到省、市、区的的专项资金,制定《汝湖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对全镇的27个村(社区)进行精准摸排。”汝湖镇公共服务办主任陶淑敏介绍。
在“乡村著名行动”中,汝湖镇实现了数字化地名标识应用,在全镇设置了190块二维码路牌,实现“一牌一码一故事”,群众扫码可获取地名导航、文化典故及周边服务信息。配套编制全镇文旅图一张、示意图“一镇一图”1张、“一村一图”27张,助力物流等公共服务效率提升。
同时,实现地名信息全链路上图。目前汝湖镇在“乡村著名行动”中新命名增添的路名正逐步被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APP导入,同步更新百度百科词条100条,完成761条街路巷、339个公共设施、100个兴趣点数据入库,通过“线上+线下”地名服务网络,解决“有地无名”导致的快递难、寻址难问题,惠及基层百姓。
将地名故事转化为文旅品牌
汝湖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文旅资源丰富。在“乡村著名行动”中,该镇系统收集、挖掘优秀地名故事与本土文化资源,如挖掘“七女湖来历”“瀛图佳话”等15个地名故事,编撰《汝湖地名》。同时,将地名故事转化为文旅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去年,我们通过完善地名命名与智能导航系统,为‘七仙汝湖·诗画田园’和美乡村徒步等大型活动提供了精准服务支撑,实现了地名服务与空间导航标识、乡村体育旅游推广有效结合,驱动地名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红利。”陶淑敏表示。
“‘乡村著名行动’是乡村振兴的‘数据底座’,下一步,汝湖镇将持续以‘乡村著名行动’为牵引,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来,让汝湖更多特色农产品如甜玉米、丝苗米等更好地走出去,继续以地名之治,促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陶淑敏介绍。
延伸阅读
惠阳启动“乡村著名行动”县区级试点
“我市一些乡镇风景秀丽、特产丰富,但因为没有好的名片载体,地理位置又较为偏僻,导致特产出不去、美景找不到、游人寻不来,乡村发展受限。”市民政局区划地名与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介绍,通过“乡村著名行动”,织密乡村地名网,就能实现“地名+”赋能产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有名有实”“名扬四海”。
记者了解到,惠阳区是2025年省民政厅“乡村著名行动”县区级试点,已启动试点工作,对全区开展对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上图、发展信息服务、挖掘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等工作,充分发挥地名价值,为乡村振兴赋能。接下来,我市将逐步在各县区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方便乡村百姓出行导航、生产生活,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