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惠东白花镇荔枝的采收进入收尾期,惠东县荔龙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荔枝干生产线也投入生产,记者走访了解到,新鲜采摘的荔枝正通过流水线变成荔枝干,为当地荔枝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荔龙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荔枝干加工车间内,工人将新鲜采摘的荔枝修枝后,平铺在烘烤架上,再送入烘干车间,荔枝在特定温度下慢慢脱水,车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荔枝香。新鲜采摘的荔枝正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这个加工车间,经过筛选、清洗、烘干等一系列工序,一颗颗饱满的荔枝华丽转身,变成美味可口、便于储存和运输的荔枝干。这条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荔枝销售旺季时鲜果积压的难题,还为果农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
合作社负责人卢永泉介绍,过去荔枝丰收时常面临保鲜难题,大量鲜果来不及销售就会变质。这两条生产线投产后,每天可加工1万斤荔枝,不仅延长了荔枝的保质期,还能提升附加值。“我们每天预计能烘干1万斤的荔枝。目前,我们已经与江浙沪地区的客商达成合作,预定了大概有6万~7万斤荔枝干,再加上我们跟线上平台的合作,线上销售量逐步加大。”
随着荔枝干产品陆续上市,该合作社计划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让白花镇的荔枝干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卢永泉说,合作社种植有大量的荔枝可供烘干,加上附近果农的供货,果源稳定。“荔枝干的售价相对稳定,像桂味荔枝干大概是每斤30元,糯米糍大概每斤45元,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荔枝干采购商胡旭昌说,他此前了解到白花的荔枝烘干技术比较成熟,他们也有一些没卖完的荔枝,于是送去合作社深加工,做成荔枝干保存下来,让荔枝更加有产业价值。“我觉得荔枝干有非常大的市场,目前已形成产业。将荔枝鲜果加工成荔枝干,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其产品价值,我对荔枝干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马观英 张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