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二期今年3月全面启用。
7月24日下午,惠州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国资金融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大亚湾财政、国资、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两年,大亚湾开发区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7%以上,持续加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资金保障力度。今年上半年,区财政收支稳定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7亿元;民生支出2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稳定运行
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黎洁荣介绍,今年区财政国资金融局重点聚焦“钱从哪来”,促进财政收入扩量提质;聚焦“钱花哪去”,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优化支出结构,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致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聚焦“财怎么管”,推动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聚焦“项目为王”,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聚焦金融服务,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聚焦“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力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区财政收支稳定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7亿元;民生支出2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据介绍,近年来,区财政国资金融局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上级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结合本级财力、政策性银行融资等,解决了“百千万工程”、千亿级新兴产业园区、石化园区等重点领域一批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2024年以来全区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约1.5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近2亿元,主要用于城市更新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全区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9亿元,比2023年(11.3亿元)增加17.7亿元,增长156.6%,全力支持21宗区重点项目建设。2025年1~6月,全区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亿元,支持26宗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2024年全区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50%,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将继续组织各业务部门钻研政策资金扶持方向,积极了解上级政策动向,重点争取竞争性分配的上级资金,提升项目储备成熟度,提升申报成功率。
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
“近两年,我区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7%以上,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民生事业。”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范灵浩介绍,区财政部门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方面,2024年全区投入约12.9亿元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025年计划安排约14亿元,加快推进大亚湾第七中学、大亚湾第十三中学(高中)等学校建设,持续引进名优教育人才,提升公立学校办学水平;医疗健康方面,2024年全区投入约6.8亿元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2025年计划安排约7亿元助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规划建设区第二人民医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99元/人,推进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就业社保方面,2024年全区投入约4.9亿元积极支持稳就业保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25年安排约5.9亿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建立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场所,进一步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社区嵌入式“一中心多站点”综合服务。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财政资金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像家庭经营一样精打细算,像企业管理一样追求效益,既注重节约又追求实效,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投放、高效使用,让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邓霖星介绍,近年来,区财政国资金融局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将绩效理念嵌入预算管理流程,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持续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有力支持大亚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近三年增长110%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国资金融局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党建、深改革、稳增长、促投资、抓监管,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截至6月30日,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达433.84亿元,相比2022年末增长110%;净资产达144.54亿元,相比2022年末增长24%;营业收入连创新高,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70亿元,相比2022年末实现翻一番。
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成员、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主任梁立业介绍,大亚湾区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点通过产业载体建设、基金招商等方式发挥引领作用,服务当地产业集群打造和工业园区建设。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区科创集团及城投集团已建成投运园区3个,在建园区及配套项目3个,产业载体面积合计约83.52万平方米。国有企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产业新空间,通过搭建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
在基金招商方面,区科创集团推动区粤科产业母基金(规模50亿元)等5支基金落户大亚湾,形成总规模超6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目前正持续推进区母基金的子基金设立和优质返投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已设立2支子基金,完成第3支子基金的前置审核,累计储备项目51个,覆盖新材料、机器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招商引资完成7.3亿元,进一步构建产业“生态圈”,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
在助力千亿级新兴产业园南部塘横片区开发方面,区城投集团通过水质净化厂与集中配套项目的建设,推动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向新兴产业园集聚集中,为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其中园区集中配套服务项目规划保障房面积约25.1万平方米、便民服务设施2.5万平方米,提供近3338套租赁住房及商业集群等一站式生活服务,实现“职住一体、产城融合”。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张宇琪 通讯员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