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消防指战员刚下抗洪前线,立即转战惠阳区淡水、秋长清淤。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惠消宣 摄
8月6日,我市惠阳、仲恺等遭受洪涝侵袭的区域,积水已明显下降。全市各县区在持续紧抓防汛工作不放松的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到街道清淤、环境消杀等灾后重建工作,全力恢复家园整洁,有序复工复产。
党群携手清理家园 共筑整洁防线
8月6日清晨,雨后的惠阳区淡水街道恢复清朗,前一天受淹的区域一片忙碌,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忙着清理家园:在坝尾街,环卫人员正拿着扫帚和高压水枪清理地板;在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炸串店曹先生夫妇一边清理积水淤泥,一边毫不犹豫地将在洪水中变质的食材丢弃,“做餐饮的,宁可自己亏,也不能让顾客吃坏肚子”;在淡水河北岸的桥背永兴路,来淡水打拼十余年的梅州人戴先生与老乡在清理泡坏的门窗,虽心疼却坚信“生活总要继续”。
记者从惠阳区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获悉,经过一天的集中作业,城区主要路段积水已基本排除,道路淤泥、垃圾清理完毕,部分路段环境卫生状况恢复至暴雨前水平。
清淤战场,消防“火焰蓝”在行动。惠州市消防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全力投入灾后清淤排涝攻坚战。惠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刚下抗洪前线,立即转战惠阳区淡水、秋长清淤战场;惠城区消防救援大队33名增援人员火速驰援。泥泞中,“火焰蓝”身影奋力挥舞铁锹,深一脚浅一脚清运泥块杂物,用高压水枪冲刷路面。
地下车库积水成为影响居民返家和设施安全的关键难题。惠阳牧云左岸公馆、源丰楼等小区地下车库沦为“蓄水池”,淡水、永湖消防救援站迅速调用消防车排水作业;在惠东平海,某小区地下车库浸水,平海消防救援站立即调派救援力量全力排水。
积水退去后,在清理家园的同时,消杀工作至关重要。8月6日,仲恺雨势减弱,积水逐渐退去。为避免遭受雨水浸泡后病虫害孳生,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陈江、惠环、潼侨组织党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消杀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暴雨后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清理积水、卫生死角,并对易孳生蚊虫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喷洒消毒,切实管控蚊媒孳生。
记者从惠阳区疾控中心获悉,惠阳计划于8月7日9时开始依次对淡水桥背、老街、坝尾社区、秋长白石片区等重灾区使用车载大型消杀器材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材,对重灾区域街道路面、村间小道进行全覆盖消杀,防止水灾后蚊虫的孳生和霍乱、痢疾等介水传染病的暴发。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随着强降雨影响逐渐减弱,我市各县区在筑牢防汛安全底线的同时,紧锣密鼓推进复工复产与生活秩序恢复。
惠城区三防指挥部于8月6日16时30分起终止“五停”指令,实施“五复”(复课、复工、复产、复运、复业)措施。连日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大,发生次生灾害风险高,请广大市民要注意远离山边、水边、低洼等危险区域,惠城各级各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有序开展“五复”工作,确保安全。
龙门县于8月6日中午将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Ⅱ级,并同步终止“五停”指令。县城沿街商铺陆续开门营业,餐厅饭馆开门迎接食客。
乡村地区同样加快复工复产。地派镇合子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与环卫工人并肩作战,手持铁锹清理道路淤泥,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通行;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排查积水、疏通沟渠,为接下来的复耕复产打好基础。
自8月6日9时起,大亚湾开发区有序恢复常态管控,严把安全关口。全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客运车辆转入常态管控;沿河、沿海、库区周边等临水区域、临山区域及涉及高空作业的在建工程仍继续停工,其余在建工地恢复正常作业,转入常态管控;全区滨海浴场岸上区域转入常态管控,水上活动区域仍严禁游客下海游玩;开放全区各海上船舶服务点,渔船有序出入。同时,加强对海上垂钓、海上训练、潜水、无人岛登岛等活动的管控;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有序复课,转入常态管控。
雨缓防线不松,织密雨后安全防护网
雨势虽缓,防线不松。我市各县区党员干部仍坚守在防汛一线,做好防御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6日上午,博罗县石湾镇降雨持续,石湾村部分道路受淹。石湾村党员干部兵分几路,在辖区内的易涝点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和行人绕行,努力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龙溪街道辖区内河流水位快速上涨,街道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对江边、水库、易涝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排查,对山体滑坡易发点、积水隐患点等拉设安全警戒线隔离;同时,对重点人群(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逐户进行排查,做到应转尽转,全力织密织牢防汛安全防护网。
8月6日14时20分,龙门县气象台解除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但特别强调“连日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饱和,地质灾害存在滞后性”,提醒各地持续做好防御。全县迅速行动,织密雨后安全网:地派镇在水流湍急的地派河两岸拉起醒目的警戒线,安排专人轮班巡查劝导,严防群众靠近危险水域;龙华镇公路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冒雨清理国道355线排水渠内的树枝、碎石,确保雨水排放畅通无阻;永汉镇组织专业队伍对公共厕所、下水道、垃圾桶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消杀,从源头阻断病菌孳生传播。
针对强降雨引发的险情,抢险救援持续发力。日前,龙门县地派镇合子村因边坡坍塌导致自来水管断裂,多户村民用水中断。镇政府迅速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抢修。“此次险情为上游桂峰山积水持续冲刷边坡路段至塌方所致。为尽快恢复村民正常用水,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更换受损管道,争取尽快恢复供水。”地派镇相关负责人说。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部分区域出现山体滑坡、道路积水等险情。8月6日,街道组织专项工作组对辖区山体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并统计受灾情况,全力做好雨后恢复工作。陈江街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房屋,特别是存在风险隐患的房屋进行了仔细排查。目前巡查情况显示,相关房屋状况正常,未发生坍塌等险情,居民安全得到保障。
自5日起,潼湖镇受水位上涨及局部漫溢影响,累计转移群众1231人,同步启用12个应急避难场所。面对险情,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截至目前,东岸涌上游的潼湖平塘水位已呈逐步回落态势。此次漫溢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后续处置工作正有序推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黄宇翔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黄尉宏 许文昌 李燕文 黄宇翔 匡湘鄂 钟玮 刘豪伟 谭琳
通讯员徐小凤 刘纤纤 惠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