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汛救灾最前沿

风雨砺初心 一线显担当

2025年08月0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坚守一线参与隐患排查、人员转移、抢险救灾……连日来,面对今年以来惠州出现的最强持续强降水过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阵以待,以“汛”为令,科学有效防范应对,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检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

牢记群众安危

及时转移10人避免伤亡

从值班室里不断响起的电话,到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作为应对汛情险情灾情的“神经中枢”,市三防办24小时紧盯气象数据、研判汛情动态、调度应急力量、协调物资保障,用不眠不休的坚守筑牢安全防线。

根据雨情变化,市三防办组织水利、气象、水文、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加密会商研判,根据会商研判结果,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同时,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联系对接和信息报送工作纪律,强化重点乡镇(街道)指挥调度,特别是夜间防御提醒,发现险情及时有效处置。

汛情就是命令!4日上午,惠东县城骤降暴雨。63岁的老党员、平山街道百丘田社区红星村民小组组长朱运生与百丘田社区另外两名党员杨卓康、冯仕坚,将群众安危牢记心上,立即按照上级部署加强辖区隐患排查。

当3人巡查到朱观喜广场时,发现广场后山地面赫然出现两个60~70厘米下陷的洞口,洞内隐约传出水流裹挟着石块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意识到此处可能存在山体滑坡风险,3人立即上报。

获悉消息的百丘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捷文立即赶赴现场。“山水太急了,可能要滑坡!”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和敏锐的警觉性,他认为存在山体滑坡风险。

几人当即兵分两路:一组将险情立即上报平山街道三防指挥部,迅速摸排、通知群众转移;一组设置危险区域警戒线,进行道路封锁,以最快速度将所涉区域的6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为确保“应撤必撤、应转必转、一人不落”,百丘田社区党员干部未停下巡查脚步,继续在山体周边区域开展巡查。附近一小区项目部有4名群众接到转移通知后,紧急转移到滑坡区域较远处安全地带,但由于河水暴涨,道路被淹,被困在原地一时出不来。

经当地消防救援力量现场救援,4名被困人员被橡皮艇全部转移出来。在安全转移不久后,随着“轰隆隆”巨响,后山突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大量泥石在山水的夹带下倾流而下,所幸10名群众转移非常及时,未出现人员伤亡。

时间就是生命,预警与守护是抵御灾害的第一道防线。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共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近3万人。

危险时刻见本色

暴雨中守护29名老人平安

受多轮强降雨影响,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白石村的龙丰桃园养老公寓由于地势低洼,四周逐渐出现积水。随着雨势变大,水位上涨较快,院内42名老人和护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5日凌晨,全部老人被转移至二楼临时安置点。

随着水位持续上涨,二楼的临时安置点也不是长久之计,惠阳区迅速组织由消防、民政、秋长街道和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等部门机构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紧急调配了4艘冲锋舟、多辆大巴和救护车赶赴养老院。

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紧急组建两支驻点医疗队伍,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叶日康上周刚结束在黔西南州贞丰县的挂职交流返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闻讯后放弃休假,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阿婆别怕,我是医生!”作为第一组驻点医护队长,叶日康带领同事逐一为老人检查,重点监测生命体征。当发现一名老人冠心病PCI术后出现了呼吸不畅的情况后,他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老人呼吸逐渐平稳,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救援,42人全部安全转移。6日,叶日康又到安置点复查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和同事们继续为大家提供后续医疗支持。从东西部协作到暴雨突袭的家乡救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在叶日康心中,他在防汛一线为养老公寓的老人们撑起生命保护伞。

作为增援骨干,惠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下角站代理指挥员张德盛始终冲锋在前,毅然肩负起转移最危重失能老人的重任。激流齐腰,险象环生,他带领攻坚组驾驶橡皮艇全速突进,与队员们在洪水中紧密协作,或背负、或抬抱,小心翼翼地将29名老人一个个转移到安全地带。顾不上片刻喘息,张德盛又火速随队转战惠阳区淡水街道桥背尧岗新村,投入新一轮搜救。

在抢险救援的最前沿,张德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湿透的“火焰蓝”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解决急难愁盼

2米积水中救援临产孕妇

5日凌晨,惠阳区人武部民兵应急连出动近百名民兵奔赴辖区救灾一线,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民兵应急连三排排长叶雨凯是一名有着10多年党龄的党员,当天带领一个救援小组多次往返深水区转移群众。

在秋长街道秋宝路转移群众时,救援小组突然接到一名男子求救称,家中有名孕妇羊水破裂,即将临产。由于当时积水深达2米,且孕妇居住在6楼,无法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不能及时送往医院的话,事情可大可小,难以预料。”叶雨凯回忆,考虑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他带领3名民兵直接将橡皮艇开到求助男子家的楼下,大家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将孕妇扶上橡皮艇,将其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帮助他们搭上一辆汽车,前往附近医院,前后用时仅10多分钟。

“快,快,马上组织群众撤离,坪山河水位已经没过警戒线了!”5日,天刚亮,大亚湾开发区暴雨倾盆,坪山河水位迅速漫过河堤,转移沿岸群众刻不容缓。西区街道河边党群服务站的退役军人张壮鹏,根据工作要求实时掌握坪山河水位动态。此时,一夜未眠的他熟练地拿起手机通知各栋房东,紧急组织租户撤离。

当房东张先生赶到租户家时,13岁的姐姐张慧婷和7岁的弟弟仍在睡梦中。“小朋友快醒醒,发大水了,很危险!”房东急促地拍门呼唤。惊醒的姐弟俩一脸茫然与害怕,房东立即安慰道:“别怕,先收拾行李,等车辆来了叔叔带你们到安全地方好不好?”

这样的紧急场景在老畲河边地不断上演——这片深圳坪山与惠州大亚湾交界的城中村,90%居民是租户,成年人多跨城通勤赴深圳工作。当地党员干部迅速拉起警戒线,并联合房东们挨家挨户排查。此时,当地一家物业公司的党员李岳海发现情况紧急,主动加入转移群众的队伍。警戒线外,27台群众车辆组成的临时转运队将一拨拨群众送往安置点……

在惠东县,受连续多日强降雨影响,平山街道黄排社区桃源居附近部分房屋被水淹没,多名居民被困于楼顶及高处。“水快淹到二楼了,请你们快来!”4日上午,惠州公安110接警服务台响起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求救声音。

接到指令后,惠东县公安局特警大队一中队民警胡慧平带领5名辅警携带冲锋舟、救生衣、救生绳索等专业装备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现场地势低洼,积水严重,水深达四五米,有近10栋房屋的二楼都已被水漫过。面对滂沱的大雨及复杂的水下环境,惠东公安特警沉着应对,驾驶冲锋舟在被淹没的楼栋间开展紧急救援。救援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历时近5个小时,成功转移被困居民50余人。

“因情况紧急,我们好几名特警队员都呛了水,水中有很多漂浮杂物,身体也有不少磕碰伤。”胡慧平说,对自身的情况,他们都顾不上,满腔热情投入其中,当整个救援任务结束后,才发现身体有点冷,原来一直风吹雨淋,全身早已湿透。

这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风雨渐歇,初心不改,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已显著减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仍然坚守在防御一线,既严密防范暴雨过后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又积极有序开展灾后重建,用行动温暖民心,让家园早日恢复生机。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黄尉宏 黄旭新 侯县军 刘豪伟 谭琳 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余素桥 通讯员惠公宣 梁彬彬 陶艳雯 郭金璇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