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的传承

□胡启月

2025年08月17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收到家里寄来的麦米,我迫不及待地蒸了一大锅香喷喷的麦饭,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吃饭的场景。

小时候,我吃饭时狼吞虎咽,桌上和碗边全是麦饭粒,就像下了一场“麦饭雨”。这时,奶奶就会拿过我的碗,仔细地把碗边的麦饭粒刮下来,再把桌子上的麦粒一粒粒捡起来吃。然后认真地对我说:“你没经历过苦日子,在我们小时候,大家饿得连树皮都扒下来吃两口。”再次吃饭的时候,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

奶奶的教诲也藏在田间地头。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高悬着,火辣辣的。割完麦子,奶奶总会带着我去梯田上转一圈,捡漏下的麦穗。她背着个大背篓,我提着个小篮子,顺着梯田入口的方向开始寻觅。她弯着腰,那双手灵活地拨弄着麦秆子捡麦穗,等手里拿不下了,就放到我的篮子里。我有样学样,把脚下这一片的麦穗都捡干净,然后再往前挪几步,不一会,我便觉得累了,心里很烦躁,大声说:“我再也不想来捡麦穗了,太累了!”奶奶听了,温柔地说:“小娃,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啊。”

如今奶奶走了好些年,而我也已经为人母,儿子学着我,每次能把碗里的麦饭吃得一粒都不剩,哪怕有麦粒掉在碗边,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吃掉。

奶奶的话,就像那些饱满的麦粒,在岁月的“麦田”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