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赋予惠州“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四个战略定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凝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未来实现惠州“十五五”发展蓝图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充分发挥精神层面的优势,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近年来,惠州不断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好人之城”建设,大力涵养和发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惠州本土文化,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把创新创业基因和奋斗精神深度植入城市文化,绽放新时代岭南名郡现代魅力。未来,“惠民之州 惠聚美好”的城市品格,必将锻造惠州开放包容现代品质,成为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打牢绿色低碳安全发展基础。近年来,惠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高水平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持续释放城市发展的“绿色动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正在惠州形成,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全市上下紧扣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把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作为有力抓手,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激发县镇村发展动能,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树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第三,充分发挥“惠州智造”优势,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将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试生产,中海壳牌三期、聚碳酸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加速搭建,推动大亚湾石化区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南北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技术和产品区域竞争力。在新兴产业方面,惠州锚定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必将为惠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提升重点产业技术水平。近年来,惠州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围绕建设“2+1”现代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进行全面整体部署,系统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支持东江实验室在石化、新材料、能源电子等领域开展攻关,鼓励引导石化骨干企业在惠州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改投入,支持制造业“智改数转”,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第一档)。这也是未来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