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立健全残疾预防组织架构

“五大行动”提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水平

2025年08月2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今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记者从惠州市残联获悉,近年来,惠州建立健全残疾预防组织架构,以“五大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预防措施,系统融合残疾预防服务资源,落实落细残疾预防各项措施和任务指标,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目前我市残疾预防行动各项任务按序推进,提前符合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25项指标中的24项指标,残疾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开展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面向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普及残疾预防、出生缺陷防治、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致残防控等科学知识,组织开展体重管理专项工作“减糖、多动干预进校园”,推进“健康单位创建”专项行动,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和防控意识。

开展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全市7县(区)均已建立紧邻婚姻登记处的“一站式”婚育健康医学检查场所,近三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均在80%以上,排名全省前列。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8%和95%,有效筑牢优生优育防线,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

开展疾病致残防控行动。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致残防控,建立健全尘肺病康复体系,加强职业病致残防控,做好康复救治工作。目前全市已建立9个县(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建立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牙病防治中心。全市基本实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市和县(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市和县(区)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等心理健康服务站(室)建设全覆盖;全市1348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心理咨询室,建成率100%。

开展伤害致残防控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做好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大气、噪声污染防治等。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2023年为83.3%、2024年为81.7%、2025年为83.8%,呈总体向好态势。2022年以来,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开展康复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持续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提升县区残联、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机构服务水平。2024年共为251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率116.7%,做到“应改尽改”。2021年以来共计投入各级经费11919万元,为7305人次在训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做到“应救尽救”;为103469人次提供精准康复服务;为12569人次提供辅具适配服务。2023年以来我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率在全省连续排名第一。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张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