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企业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检查产品。

游客在龙华镇民宿游玩。

航拍龙门县城。
8月28日,龙门县公布1~7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今年以来,龙门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7月全县宏观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其中,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年同期提高1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产业集聚
功能膜产业聚链成群,优质项目梯次推进
日前,记者在惠州龙门产业园区走访时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厂房鳞次栉比,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生产车间机器轰鸣。
在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正加紧赶制订单。作为较早落户的功能性薄膜代表企业,欧陆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光电薄膜材料、光学级薄膜材料、胶粘材料等产品。在龙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下,项目快速落地,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随后,该公司追加投资,并带动一批功能膜项目相继落户,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效应。该公司运营部副总经理温美婷表示,龙门交通网络完善,便于原材料采购运输,且紧邻珠三角消费市场,产品能快速触达终端客户;当地精准出台的扶持政策,在企业规模扩张、产业转移、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有效促进了功能膜产业集群化发展。
乘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东风,龙门县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产业正以强劲势头崛起,成为引领区域产业升级、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龙门县聚焦功能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五个招商工作组的聚合效能,开展精准招商,构建起市场自发联动与政府积极推动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通过与行业平台“有材有料&涂布之家&模切之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广泛汇聚企业资源,全方位推介龙门在产业基础、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功吸引一批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落地,为功能膜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加快产业集聚,去年7月,龙门县举办功能膜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对接14家意向投资企业,总投资达24.6亿元;同年11月,组团参加深圳国际薄膜与胶带展并举办系列招商活动,对接23家意向企业,进一步提升“华南膜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惠州龙门产业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85家,2024年实现产值103亿元;累计招引企业超240家,其中170余个项目已投产、60余个项目启动建设,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滚动发展态势。
功能膜产业的聚链成群与优质项目的梯次推进,为龙门工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企业满负荷生产到产业链协同壮大,从招商成果丰硕到园区产值突破,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数据,推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实现稳步提升。今年1~7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年同期提高1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招商提速
新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超80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惠州龙门产业园区,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更加坚定了在这里发展的信心。”一位企业负责人说道。
“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广东省恒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昌元深有感触地说,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园区根据项目投入金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贴;对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按设备采购金额给予相应补贴,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营商环境的温度,决定着产业发展的速度。近年来,龙门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抓手,持续下足功夫打造全链条、全阶段、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同步推出精准化优惠政策。从项目签约落地的“一站式”审批,到建设运营中的“靶向式”保障,再到创新发展的“赋能式”支持,全方位的服务与政策红利形成叠加效应,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轻装上阵,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内生动力,让企业更具韧性、更富活力。当前,除功能膜产业外,该县还锚定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与生命健康、装配式建筑等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构建“四区协同”的产业发展大格局。
“我们坚持以优质服务护航产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州龙门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帆宇介绍,园区不断提高涉企事项审批效率,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推行一线工作法,落实“代办制”“包办制”,每天上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中的难题,确保企业无障碍施工;建立“一个项目一支队伍”机制,由园区班子成员及部室负责人挂钩联系企业,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项目库动态管理和“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建立“安全生产管家”“环保管家”机制,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园区环境质量。2025年以来,惠州龙门产业园区招商再提速,新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超8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60亿元。
一系列暖心服务与精准政策,正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与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签约项目的加速落地、主导产业的集群壮大,不仅为惠州龙门产业园区注入新鲜血液,更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各领域全面发力,以投资稳增长的强劲态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数据显示,1~7月,龙门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同比增长17.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9%,工业技改同比增长106.9%。
消费趋旺
构建“温泉+”多业态深融矩阵,打造温泉康养集聚区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北回归线的薄雾,南昆山的竹海泛起金色涟漪。沿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以下简称“218最美公路”)前行,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更能感受到一股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在绿水与青山之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与生态相互交融的最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龙门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是惠州市拥有中国五星级温泉最多的县(区)。当前,龙门正通过构建“温泉+”多业态深融矩阵,打造温泉康养集聚区,推动温泉民宿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25年“五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0.92%。6月29日,218最美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后,龙门县以此为牵引,加快温泉产业项目建设,计划依托218最美公路主题驿站引进头部民宿企业,推动引领区范围6个镇(旅游区)温泉康养资源串珠成链、织链成网,打造高端品牌民宿集群,着力构建现代化温泉康养产业体系,持续推动温泉康养产业与千行百业相互赋能。
通过“一泉一策”,龙门着力支持现有温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县内8家温泉酒店增资7.9亿元,扩大规模,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目前,全县共有温泉酒店景区12个、温泉酒店民宿超260家。在加大温泉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方面,龙门以引领区乡村酒店(民宿)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文旅资源对接会为契机,引进一批效益好、水平高的温泉酒店(民宿)项目落户,为龙门温泉康养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温泉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依托交通升级与产业提质,龙门县消费市场呈现“传统业态稳基础、新兴业态添活力”的态势。从温泉民宿的一房难求到餐饮住宿的稳步增长,消费活力的不断涌动,也为全县经济指标的平稳运行注入了强劲动力。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05亿元,同比增长0.2%。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0.83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6.67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0.9%;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完成0.56亿元,同比增长3.2%。
值得关注的还有,今年1~7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9亿元,同比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75亿元,同比增长20.1%。7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8.91亿元,同比增长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8.23亿元,同比增长12.2%。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