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建雄

夏威

谢贤彬

严科瑞
在惠州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园丁——技工教育教师。他们是产业需求与课堂教学的“翻译器”,是校企协同育人的“连接器”,更是高技能人才供给的“放大器”,在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枢纽角色。
为培育这支关键力量,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多年来精耕细作,打出技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在强师举措上,实施职业教育“头阵计划”,培育名校长、名师、名匠、名班主任;推进一体化课改,组织教师参与全国培训;构建校本、企业、国内跟班、国外项目四位一体培训体系,还通过“青蓝工程”以“师徒结对”助力教师成长。同时,深化产教融合,畅通校企双向流动,支持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为保障教师权益、提升职业认同感,构建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表彰体系,支持教师参评拔尖人才、技术能手等;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奖牌的选手给予奖励;畅通职称评审与专业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晋升通道,为成立名师/大师工作室提供经费与自主权。
如今,我市技工院校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学历,一体化教师占专业教师超60%,拥有正高级讲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等骨干力量,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5%、留惠率超80%,为惠州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力。
未来3~5年,市人社局将锁定“双师型”教师占比80%目标,实施“行业精英”直聘、双导师入职、名师大师工作室领航、数字化素养全员必修、企业实践6年一轮回等五大行动,形成“职前—入职—在职”全链条培养体系,打造与先进制造业同频升级的高水平技工教育教师队伍。
优秀教师风采
●丘建雄 惠州技工教育 高质量发展“领头雁”
从一线教师到学院院长,从技能专家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惠州市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丘建雄深耕技工教育二十载,作为中共党员、正高职称专家,他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智能制造专家,用扎实业绩成为推动惠州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教学上,他破解学生发展困境,强化思想教育、创新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技立业、技能报国的自信心,带学生跨校拉练参赛,培养出20余名国家竟赛一等奖获得者、2名世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以及9名省、21名市“技术能手”。
他通过“传帮带”带领教师参赛,使学院11名教师获国家一类大赛冠军及“全国技术能手”,3人成为国家级裁判/教练,2人入选世赛国家集训队。2019年,其团队获“丘建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团队设计自动化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与企业合作革新技术,多项成果达行业先进水平。
他还发起成立市机器人协会,主导3届市工业机器人大赛,为企业培训400余人次,培养90余名技师、高级技师,为惠州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卓著。
●夏威 联动企业建设 两所产业学院
在惠州市技师学院,有位能让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夺魁、助产业培育千名工匠的“双师型”名师——夏威。夏威1984年生,中共党员,以工学硕士、电子技术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的硬实力,在技工教育领域书写精彩。
他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多面手”,11年班主任带出无数“模范班级”,2次获评“优秀班主任”;主持5项省级以上重点专业建设,8项省市级课题中1项获评优秀,8项专利、10余篇SCI/EI论文、8本专著教材(含3本全国统编)是他亮眼的“成绩单”。
他是学生技能赛场的“引路人”,指导学生获国家一类大赛2项一等奖(含1冠)、全国二类大赛2项一等奖(含1冠),4届省赛1金4银1铜;他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曾助选手摘得全国人工智能技术技能大赛冠军。
他还是产教融合的“推动者”,联动TCL等企业建设2所产业学院,年培千名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起薪超5000元;为非洲6国学员授课,传扬中国技工教育经验。
●谢贤彬 始终将工匠精神 融入工作点滴
在惠州市仲恺技工学校,有这样一位深耕技工教育一线的“匠人”——谢贤彬。自2007年2月入职以来,他以校为家、公而忘私,用19年的班主任生涯与教学坚守,在技工教育沃土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作为中共党员、高级技师,谢贤彬历任系主任、教务部副部长、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职,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始终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点滴。在他眼里,工匠精神是对技艺和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份执着也体现在教学与育人的每一个细节里。他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不仅用心打磨教学内容,助力学生锤炼专业技能,还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传递育人情怀、彰显使命担当,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多年来,他的付出收获了诸多认可:先后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首席班主任、十大教书育人模范人物,还荣获“广东省技工院校魅力教师”“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惠州市优秀班主任”等市级以上荣誉。
●严科瑞 创新教学让公共课 成为学生“加油站”
在惠州市西湖技工学校,严科瑞的公共课从不是走过场的配角。自2018年扎根技工教育,她用“师者秉爱亮心灯,笃行育人向未来”的信念,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她善于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创新教学,语文课堂上分享技术故事,让腼腆学生从实训经历中找回表达自信;思政课用技工学长逆袭成技术骨干的真实案例,以技能之路无捷径化解学生迷茫。她还将语文与设备操作说明书撰写结合,借大国工匠事迹播下技能报国种子,打破公共课配角偏见。
这份用心换来了沉甸甸的认可,她先后获评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获校级说课、演讲比赛二等奖;2020~2024年3次获惠州市职业院校优秀论文三等奖,2024年参与省思政课集体备课获优秀教案集体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市、省主题征文三等奖,2024年获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省主题宣讲比赛二等奖,晋级省班主任能力大赛获“优胜奖”。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杨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