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凉皮、凉拌菜这些清爽的美味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但你知道吗?这些美食,也可能是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据悉,凉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滋生细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更为细菌生长提供了“完美温床”。而我们日常买的凉皮,大部分来自街边商贩,许多小商贩的凉皮都是提前制备,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即使重新调味,其中的毒素也不会减少。
央视新闻发布的科普显示,凉皮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极其容易滋生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剧毒无比,仅需1毫克的剂量就足以致命,主要攻击人体的肝脏、肾脏和大脑;同时,米酵菌酸耐高温、难溶于水,这意味着,回锅煮、炒、蒸,也无法有效破坏其毒性。并且,米酵菌酸在中毒初期,因其症状(如腹泻、呕吐、腹胀)易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进而延误治疗。
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也是藏在凉皮中的“二号杀手”。这种细菌常潜伏在人的皮肤和鼻腔里。如果食品制作人员卫生意识不足,它就会通过手部接触污染食物。而且它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同样耐高温,普通烹饪温度根本无法破坏。中毒后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如果食用凉皮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首先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其次保留食品样本,以便后续检测;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饮食史。
相关链接
安全享用凉皮 记住这几点
凉皮虽然难保存,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毒素,但凉皮作为一款特色美食,若能采用正确的食用方式,其风味颇佳。“广东疾控”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安全食用凉皮的小指南:
选购时
●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商家。
●凉皮如有酸味、异味请立即放弃。
●手感发粘、弹性差的凉皮可能已经变质。
储存时
●凉皮在室温下放置不要超过2小时。
●如需保存,请立即冷藏且不要隔夜。
●即使冷藏,也不宜超过24小时。
食用时
●尽量选择现做现卖的店铺。
●添加醋、蒜等调味料有一定抑菌作用,不过别指望靠这完全防中毒。
●开封后尽量一次性吃完。
●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味道不对,立即停止食用。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