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惠州市田家炳中学)学生公寓和改建的运动场焕然一新。

惠州市实验中学设立讯飞智能班提升办学品质。
惠州市实验中学内,一栋宿舍楼的外墙已翻新,两栋宿舍楼的破损地面已修缮完毕,扩建项目的前期勘测正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惠州投入49亿元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一批教育项目加速落地,预计今年可新增学位近4.3万个(含启动建设项目学位),预计2026年新增学位近2.1万个,用实实在在的学位增量与品质提升回应群众期盼。
今年全市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67.7亿元
为切实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今年全市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6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20%。
今年以来,全市投入49亿元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年度民生实事任务进展显著:年内计划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启动建设16所,20所年内完工的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040个、普通高中学位6400个。截至8月底,20所目标学校中5所正在施工、15所接近完工,已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560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3400个。
今年7月,惠州追加6.1亿元用于市直公办学校建设,学位供给“蓄水池”不断扩容。2025~2026年将实施30项新改扩建及基础设施升级项目,覆盖16所学校(幼儿园),可新增学位4744个,其中义务教育学位1198个、普通高中学位3546个。
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同步规划投入6亿元,推动21所学校改造升级,预计挖潜新增学位4.2万余个。
目前,惠州市第一中学金榜山校区新建、惠州市实验中学扩建、惠州市第八中学高中部扩建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将于2026年8月全面竣工投用。
硬件升级与品质提升同步发力
“课程进度和课后练习都跟本部同步,老师讲课特别透彻,宿舍环境也很整洁。”日前,惠州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惠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新生肖泽林向记者细数开学新体验。
在惠州,硬件升级与品质提升同步发力,优质教育触手可及。为充分发挥惠州市第一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8月31日,田家炳中学重新划归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并组建惠州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惠州市田家炳中学),新校区已于9月正式招生,首批开设10个高中教学班,招收546名高一新生。
“江北分校建设标准完全对标一中金山湖校区,目前新建了一栋教学设备先进、配套设施完备的教学楼,对原有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惠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江北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海峰介绍,惠州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惠州市田家炳中学)打造小而精的教学模式,骨干教师均面向全国招聘并从惠州市第一中学金山湖校区调配,通过“1+N青蓝工程”赋能新教师,确保办学品质与本部一脉相承。
惠州市实验中学扩建项目同样聚焦“扩容+提质”双重目标。该校校长吕付国介绍,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扩增高中办学学位和提升办学品质的要求,惠州市实验中学分两个项目实施扩建工程。第一个项目是投资7700万元新建一栋文体综合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并改建一栋宿舍楼,2026年秋季到2028年秋季每年可增加8个班,三年增加24个班,累计提供超过1200个学位。第二个项目是投入1000万元建设学校学科中心,涵盖9个文化学科课程资源中心建设与“五育并举”音体美课程中心建设。“学科中心建成后,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将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助力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地,极大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的综合体验感,也能极大提升学生高中三年的综合素养。”
目前,惠州市实验中学宿舍翻新工程已初见成效,其中1号宿舍楼外墙已经完成翻新,3号和6号宿舍楼已经完成走廊楼梯地面破损的翻新,即将新建的一栋宿舍楼及教学楼的前期勘测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除了校舍建设,细节改善也让惠州教育更有温度。市、县(区)两级投入2亿余元,为学校安装空调、淋浴设备,恢复功能室、修缮学生宿舍等。
为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惠州市教育系统拟于今年下半年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展招聘,吸纳优秀教育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惠州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一个个举措和项目的落地见效,从硬件升级到软件优化,从学位扩容到质量提升,都是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热切期盼的积极响应。
文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许嘉祺 黄思雅
图 惠州日报记者赖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