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市27条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日前,惠州综合广播《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惠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做客直播室,围绕“深化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主题,与听众进行交流互动。
科学系统治水
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惠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传红介绍,惠州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科学系统治水是惠州的一大法宝。惠州坚持全链条治理,统筹水陆、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四个关系”,协同推进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三源共治”。近年来,《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通过严格环境准入、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完善监测网络等举措,惠州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企业3327家次,立案197宗。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21年的89.47%提升至2024年的94.74%,今年1~8月达到100%,高于省下达考核目标15.8个百分点。
完善基础设施
今年计划新建和改造236公里污水管网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伟刚介绍,住建部门负责城市供水、排水、城镇污水处理等行业管理,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整治。
“十四五”以来,全市27条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11条县城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收尾在即。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6.5万吨,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近3000公里。目前,全市共有119座城镇污水厂,日处理能力达280万吨,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可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为防止返黑返臭,每条城市黑臭水体都明确了专门养护单位,定期巡河检查。今年还制定了治理成效明查暗访工作方案,已开展22轮次下沉暗访。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基本消除县城黑臭水体。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今年计划新建和改造236公里污水管网,完成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目前,管网建设任务已完成94%,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完成总投资的66.51%。
优化资源配置
大力推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莎介绍,惠州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41立方米。全市有大小河流923条、湖泊7座,现有水库工程430宗。
针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惠州大力推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编制《惠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2022-2035年)》,按“互联互通、丰枯调剂、多源互补、量质并优”原则谋划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
通过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我市2024年度用水总量为20.87亿立方米,低于省定指标21.80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8%,全面落实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在河湖保护方面,惠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深化四级河长制,落实常态化保洁,严格涉河审批,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全社会共管共治氛围。
防治船舶污染
推动“东江绿色防污示范区”建设
惠州海事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笑怡表示,东江是供给香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的饮用水源,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水、经济水、民生水”。为守护水源清洁,海事部门牵头推动“东江绿色防污示范区”建设。
“很多人误以为海事局只管海上事情,其实我们的管辖范围覆盖所有可通航水域,包括东江、西枝江等内河水系。”周笑怡介绍,海事部门主要做好“三保一维护”: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障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和利益。
“船舶防污染工作贯穿航行、停泊和作业全过程,必须配备合规的防污染设备,规范记录防污文书,严格遵守排放规定。”周笑怡说,海事部门采用“智慧监管+现场巡查”模式,通过智慧海事平台、AIS、CCTV监控等信息化手段,结合执法船艇水上巡航,对船舶进行登轮检查,确保防污染措施落到实处。
全民共治共享
鼓励市民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记者获悉,惠州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通过“两微”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环保理念,年均发布微信图文上千篇。
惠州还建立健全了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市民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同时,鼓励市民养成良好排水习惯,不将垃圾、油污倒入下水道;关注身边水环境,发现违法排水或水体异常及时反映;参与节水行动;支持配合管网改造、雨污分流等工作,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
建设美丽河湖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幸福河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惠州将继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全面铺开。”李传红表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巩固和拓展水质改善成果;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
周伟刚表示,住建部门将继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系统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
王莎呼吁广大市民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周笑怡则表示,海事部门将坚持“让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理念,推动航运绿色发展。
惠州正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为原则,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深化数据共享、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推动治水工程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河湖成为承载生态、经济与民生价值的“幸福廊道”。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