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乡永远是心中的牵挂。”10月15日晚,在惠州市第四届人才周重要活动之一的清华北大学子座谈会上,来自广东各地近60名学子齐聚一堂,与相关市领导和部门、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围绕就业创业机遇、惠州人才政策等畅所欲言,共叙桑梓情深,共话未来发展。
座谈会由惠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惠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市政府驻京联络处承办。活动现场,青春的气息与思想的火花交织碰撞,学子们结合自身在校的专业学习、科研实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畅谈了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切身感受和为家乡发展贡献才智的强烈意愿。
在谈及未来职业规划时,多位学子表达了希望回到家乡发展的意向,同时也关注着家乡所能提供的平台与机遇。来自北京大学的惠州籍学子唐晔表示:“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正准备读研,虽然在外求学,但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希望学成后能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惠州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不少同学则对回乡创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希望了解在惠州发展的机遇,也期待更清晰、更具扶持力度的创业政策和孵化体系。对此,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惠州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加速迈向万亿级GDP城市行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重视人才,惠州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座谈会上,针对学子们关切的就业意向与用人单位需求匹配话题,现场有关负责人深情寄语:“要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善于精准洞察问题的本质,并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笑声、掌声汇成一曲青春与梦想的交响乐。这场青春与家乡的“发展对话会”,不仅让学子们感受到了家乡求贤若渴的诚意,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回乡发展的种子,为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