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博(左一)带领运动医学团队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
刘伟乐(中)为骨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诊疗。
为全国及省市重要赛事项目提供医疗保障、医疗骨干多次受邀出席全国重要骨科学术年会并作专题发言、在惠州率先开设运动医学专科门诊……多年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聚焦各种骨关节病、运动医学相关疾病的诊治,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全流程服务关怀,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让我们走进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两个科室,探索其背后是如何提升诊疗能力,高质量守护百姓骨健康,提供坚实“医靠”。
做优学科特色
实现精准分诊与学科协作相融
四年弹指一挥间,2021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从大骨科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科。多年来,科室不断做大优势,在治疗复杂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术、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人工反式肩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等方面填补了惠州市骨科多项技术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5年,随着骨外科亚专科的进一步细化,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科进一步“分家”,各自独立建科,自此两个科室在自身的专业领域能够更好地深耕钻研,朝着“高精专”的方向迈进。而这,也标志着医院学科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实现从“综合覆盖”向“精准聚焦”的升级。
从专业定位来看,两科室形成互补且精准的诊疗分工。运动医学科聚焦“运动相关损伤与健康管理”,主要针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肩关节不稳及肩袖损伤等疾病开展治疗,涵盖体育损伤治疗、运动损伤预防、运动相关疾病管理、运动生理研究、运动康复等;而关节外科侧重“骨关节病系统诊疗”,围绕各种骨关节相关疾病展开临床救治,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与关节坏死、关节畸形及关节感染等疾病。
57岁的陈叔家住惠东,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相伴”多年。当他由轮椅送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医生发现他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已严重侵袭全身多处关节软骨,股骨头已被侵蚀消失,双髋关节严重脱位并下肢短缩5厘米,无法站立,治疗难度大。“长期的炎症侵袭、破坏,患者四肢关节已严重畸形,生活不能自理,若不及时干预,还可能导致更严重双下肢功能丧失。”提起该案例,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关节外科主任刘伟乐介绍道,所幸的是,入院后科室制定了个性化综合诊疗,关节外科团队术前为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AI(人工智能)术前3D规划,精准模拟术中情况,最后顺利为其完成个体化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两天患者自行下地行走,陈叔及家属表示对手术满意,病情好转。
在刘伟乐看来,骨科亚专业进一步细化,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专病专治”实现精准分诊,方便患者挂号找到专业的医生,提升了就医体验。对医护团队而言,在“分工”与“合作”中,诊疗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深耕各自领域的同时,依托在疾病诊疗方面的高度契合的关联性,两科室还能针对疑难复杂病例建立联合诊疗机制,实现“1+1>2”的协同效果。
做强数智骨科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治疗的精准微创
在后台录入患者基本信息、上传医学检查影像和检查结果,经过智能分析,系统就为医生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手术规划方案,涵盖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的关键内容和技术要点,这是AI(人工智能)辅助下的一环。
近年来,机器人、3D打印、AI等技术陆续应用于骨科领域,尤其在机器人辅助下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术,赋能高质量精准医疗,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等领域已经成熟应用“天玑Ⅱ”手术机器人治疗各类患者。
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诊疗中心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钟浩博认为,机器人的应用,标志着骨科诊疗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医学团队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华南地区开创先河。
他介绍,依靠机器人,医生仿佛多了双“透视眼”,术中不需要反复透视确认骨道位置的情况下,可迅速完成股骨骨道定位与制备,并且能够保障股骨骨道的准确性,既能减少手术误差,也能减轻患者的创伤,在实现精准微创的同时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除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外,多年来,运动医学团队聚焦精准微创,积极开展关节镜下肩关节盂唇损伤和肩袖损伤修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治疗、肌腱末端病微创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深受患者认可。而关节外科团队也积极以实际行动寻找微创手术的“最优解”,成熟开展DAA(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HTO(胫骨高位截骨术)、膝关节单髁置换等微创术式,其中“保膝手术”——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以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也让许多原本需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得到更微创、更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接下来,两个科室将密切关注3D打印技术、智能化等国内外最新前沿技术,在关注临床实践的同时,也应用到术后快速康复的过程当中。
树立行业标杆
守护运动员骨健康为全国重要赛事提供保障
2024年,中国沙滩足球国家队运动员李震在赛前训练中不慎发生跟腱断裂,作为医疗保障单位,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团队积极提供高效救治,经过精心治疗,术后未满三个月,李震便重返赛场,并勇夺全运会铜牌。
“伤筋动骨”快速重返赛场夺奖的背后,体现的是该院在运动损伤领域的高效医疗保障体系。作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八大中心”之一,骨科诊疗中心高度重视运动医学领域。早在2010年,医院便在骨科设立运动医学门诊,并成立专业组,开创了惠州在该领域的先河。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的防护网,已从病床延伸至竞技场的最前线。钟浩博曾被聘为广东省备战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医疗保障团队专家,具有丰富的运动医学诊疗和康复经验。在他的引领下,科室为奥运健儿、全运会选手以及惠州重要的体育赛事提供医疗保障,其中2024年惠州市首届马拉松比赛和龙门马拉松比赛期间,他带领的运动医学科团队,是唯一受主办方邀请的运动医学医疗保障志愿团队。
除了体育赛事现场的“唯一”殊荣,医院的专业实力更在国家级学术舞台上留下高光时刻:去年,钟浩博、刘伟乐、陈文杰三位医生受邀参加2024年全国骨科年会,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惠州唯一一家受邀的医院,三位医生代表远赴现场作专题交流;今年,三人再度获邀出席2025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并作专题发言,将医院的临床与科研成果推向全国视野,这体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骨科领域的过硬实力与行业认可度。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拉开帷幕。为保障运动员参赛安全与健康,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商请,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派钟浩博及其团队为广东省滑板队运动员提供赛前及赛中的运动损伤、治疗和康复指导等医疗保障服务。对此,钟浩博团队信心十足,他们将秉着精湛技术共赴全运之约,助力运动员以最佳状态角逐赛场,为彰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技术实力、为体现惠州全方位保障的办赛水平,为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提供坚实后盾。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实习记者庄凯程
通讯员魏丽莉 王运广 程秋伊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