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野为课堂 以本草为教材

惠州市“持证导游进景区实训”活动圆满举办

2025年10月23日惠州日报专题
字号:T|T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留念。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留念。

    周天来(左一)给大家展示植物样本。

周天来(左一)给大家展示植物样本。

五千年华夏文明浸润下,岭南医脉在罗浮山间绵延不绝。10月18日,惠州市导游协会中医药文化小组成员一行20余人齐聚罗浮山景区,一场以“持证导游进景区实训”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在此启幕。活动特邀深耕中医药文化多年的资深学者周天来授课,以山野为课堂,以本草为教材,让导游们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惠州文旅融合注入文化新动能。

“这株是鸡蛋花,是五花茶原料之一,作为外来物种传入不足500年;那株是铁冬青,公树有花无果,母树花果皆有,全身都是宝……”循着周天来的指引,导游们穿梭在罗浮山的绿意之中,开启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本草课”。课堂上,周天来从植物形态辨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类药材的四气五味、炮制方法与药用价值,更穿插着罗浮山“洞天药市”的历史传说与民间用药故事。导游们时而俯身观察,时而认真记录,在触摸草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前逛罗浮山只关注风景,现在才发现这里遍地是宝,很多不起眼的植物都是珍贵药材。”一位导游感慨道,通过这次实训,自己对罗浮山的文化内涵有了全新认知,未来带团时,终于能为游客讲述这些有温度、有香气的岭南医药传奇。此次实训不仅让导游们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实现了从“看山水”到“懂文化”的转变,为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导游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游作为流动的城市文化名片,是连接文旅资源与游客的重要桥梁。本次活动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创新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既让导游们掌握了特色讲解技能,更推动了中医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活化传承。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实习记者庄凯程

相关链接:

周天来,博罗县第二中学生物学高级教师,博罗县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博罗中医药学会首席顾问,惠州市初中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被惠州市评为第二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2020年博罗县第四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同时是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

学术成果丰硕,主编《罗浮山中草药图鉴》《罗浮山常见中草药》《罗浮山植被图说》《罗浮百草》等多部专著,参编《中国南药资源研究与应用图鉴》《汤茶本草》等著作;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学》《惠州教育》等国内核心期刊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此外,其事迹被央视、省、市、县等各级媒体报道,成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