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洗清秋

□洋桐

2025年11月02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寒露,是深秋时节的清醒剂,用微凉的露水润湿秋的深沉。“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它带来了缕缕寒意,也带来了别样的诗意和静谧。

与白露节气相比,寒露的昼夜温差加大,夜晚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更多的露水。

寒露常邻着中秋,每逢中秋佳节,母亲就忙着做芝麻圆子和花糕。这个季节是吃蟹的最好时节,金秋十月,蟹黄肥美。父亲跑到堂叔的蟹塘处,拿回几十只缺胳膊少腿的残蟹。全家动手,刷的刷,洗的洗,入锅十几分钟后,满屋的蟹香。父亲拿出大麦烧,给我们倒上一小杯。孩子们抢着吃奶奶做的花糕,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聊天,非常惬意。

记得小时候,寒露节气后,家乡的田野里,遍地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似在与寒露共舞。父亲背着喷雾器,在稻田里忙碌穿梭。母亲在门口的菜园里,捣鼓着她的南瓜、西红柿、菠菜……

我们一帮小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忙着抓蟋蟀、斗蛐蛐。两只蛐蛐的战斗,仿佛是我们自己在战斗一样,我们开心地叫喊着,脸上洋溢着兴奋和紧张的表情。

“寒露”形象地描绘了此时的气候特征,气温逐渐降低,露水更多且带有寒意,标志着天气从凉爽向寒冷过渡。“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寒露浸润下的世界,变得愈发清新脱俗。树叶上的露珠,似晶莹的明珠,“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此时节,空气中满满的桂花清香,大地上的所有动静,都随着飘逸的落叶追逐着深秋。天空上,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了过来,头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田埂上的草叶铺满浓浓的露水,清晨赶农活的人,鞋子裤脚很快就被打湿。

离开家乡来到了城里,每到寒露时节,必定是随人流去爬山,登高远眺,欣赏秋景,舒展身心。公园里的菊花,在寒露时节后盛开,深红、浅黄、墨绿……那一朵朵菊花,是秋天的使者,给公园披上了一袭华丽的衣裳,令人目不暇接。

寒露洗清秋,洗去了夏日的燥热与浮华,留下了一份淡然与宁静。她轻轻地触摸着大地,让世界变得更加纯净,更加美好。